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辅助-趣味化学实验

【作者】 刘振真

【机构】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是紧密相关的。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由此实现化学课堂上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上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公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够引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本篇文章将对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如何发挥趣味化学实验的辅助作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有效辅助;素养提升

  对于那些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化学科目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且陌生的领域。因此,当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便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然而,合理的运用趣味化学实验能够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热情,提升学生综合发展,从而使得教学质量逐步提升。
  一、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为学生传输知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者多数老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将课本知识反复讲解,但学生接收程度依旧不高,化学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更是越来越远。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入趣味化学实验。
  例如在“烧不坏的手帕”这一实验中,第一步是准备一块手帕,将酒精和水以3:1的比例倒入烧杯中。接着将手帕在烧杯溶液中充分浸泡,然后轻轻按压,以此除去多余的溶液。再使用打火机点燃手帕,学生会观察到火焰迅速吞噬手帕,但很快燃烧就会停止。当火焰熄灭后,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手帕依旧保持完好。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随后,再对这个实验原理进行介绍和解释。
  这样的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使得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原理的奥妙之处。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和反应,犹如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在学生们的惊叹声中展现了科学的神奇之处。因此,趣味化学实验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效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趣味化学实验——提升学生动手乐趣
  从前大部分课堂的实验过程基本是教师在操作,随着多数学校的设备质量提升,创立了专业的化学实验室,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学生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在化学实验室当中,具备专业的化学材料及化学仪器,有助于学生开展趣味实验,充分理解化学知识原理。化学实验室的出现能够帮助每一位学生自主开展化学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学习乐趣。
  例如在“白糖变成黑雪”这一实验中,首先应将5克白糖放入烧杯中,随后将2~3滴加热后的浓硫酸滴入白糖中,学生会发现白糖瞬间变为了“黑雪”,时间越久,体积也随之增大。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由于白糖属于碳水化合物,浓硫酸喜欢与水融合,二者融合产生脱水反应,浓硫酸吸收白糖融化的水,使得白糖立刻变成了碳,成为黑雪。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后,再结合注意事项,能够加深对实验操作的巩固,从而正确的进行实验步骤。
  因而在学生自主操作实验之前,教师应详细阐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演示实验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化学实验。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当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表现,步骤正确应给予鼓励,提高其学习信心;如若步骤有误,应立即给予指导,解释错误实验带来的危害性,提高其警惕性,并及时进行改正,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在教师的时时指导之下,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趣味化学实验——创新教师课堂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化学实验通常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各地校园的条件不同,能在教室中开展的实验也是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实验进行一定的创新,通过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对实验进行优化,降低操作难度,从而使得传统化学实验具有趣味性。
  例如在“浓硫酸稀释”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水与硫酸的放入顺序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正确的操作步骤,在容器中首先加入清水,接着使用胶头滴管少量多次的将浓硫酸滴入清水中,如果实验步骤顺序错误会导致硫酸飞溅。当学生掌握原理之后,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其他液体进行实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现象,教师应联系生活与学生情况,创新一些能吸引学生目光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结合自身经验与查阅相关资料,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在这过程中应扮演引导者角色,及时指导学生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总结原理,令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知识。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继续发现生活中的其他化学现象,并尝试进行解决。
  四、趣味化学实验——加大学生课外拓展
  教师应将趣味化学实验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同学生之间配合开展课外的(下转第49页)(上接第50页)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引导小组积极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个性化实验,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与发现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难度,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突破传统课堂思维的禁锢,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趣味化学实验并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开展,还能在课外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掌握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在课外开展不同渠道的了解。在班级内建立化学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或课外书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化学问题,结合已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研究设计化学实验,在平台上相互分享,交流互动,从而解决化学问题,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性,在兴趣的驱使下,能够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拓展,教师应做到在课内外同样的指导性作用。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了解,给予针对性建议,特别是注意事项要提醒到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外拓展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记忆化学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改变教学方式,在趣味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动手能力,帮助教师创新课堂内容,扩展课外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方式。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趣味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徐宁.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J].学周刊,2023(32):91-93.
  [2]汪建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创新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3(18):50-51.
  [3]林莹莹.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以“常见酸、碱的化学性质”为例[J].教育界,2023(2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