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文化意识的思考
【作者】 姚朝华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言学科是文化的承载和依托,对促进人的全面成长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其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的价值无可替代。语言教学实践,引入文化因子,发挥其熏陶、感染、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文化的包围下汲取英语知识精华,进一步深入到文本中心,同时在多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中,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文化对课堂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应该是语言与文化同步推进的。英语教学实践,部分教师将关注点放在文本知识层面,对知识体系展开整体构建。知识构建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要想夯实学习基础,让学生在精准把握知识的同时生成多重能力和素养。单单依靠知识灌输根本无法实现,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提升英语教学品质,教师必须追本溯源,从文化层面出发,借助文化要素将语言知识贯穿起来,让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形成碰撞,助力学生英语素养生成。
一、以背景知识激活多重情境
在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学活动以攻克知识为主要任务,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单纯构建知识体系就需要背诵、记忆这些传统学习手段的加持。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快速唤醒学生的探知欲求,根本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求。要想改变教学现状,让学生牢牢把握知识点,教师不妨从文化背景知识层面出发,创设多重情境,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触动他们敏锐的感官神经。中外文化本身存在诸多差异,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人们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如果教师能够从文化属性着手,在讲解分析知识之前,巧依托背景知识,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定能给学生带来深刻触动,激活他们的认知引擎。
呈现背景知识不是单纯从理论方面展开阐释,而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现实生活出发,找寻恰当有效的引入点。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中Topic1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教师先设计了一个对应游戏。“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 in China and several months in a year in a foreign country. How do they express different months?”学生进行猜测,并结合教师给出的训练任务进行认知衔接。完成对接游戏后,教师展示十二个月的不同表达并对其特点以及内涵展开分析。学生在聆听中思维认知得到激发。
二、以鉴赏剖析深探文本底蕴
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地理、民俗、习惯、历史等知识都有所涉及。但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呈现,都是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展开的。教材成了英语学科最大的支撑,也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最主要的依据。有了文化知识的积淀,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入到文本中,探寻知识潜藏的文化底蕴。英语学习探知需要纵观全文,深入到文本中,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初中阶段,学生虽然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探索,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对知识的把握依然停留在表层,无法从根源上完成知识梳理。探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思想武装课堂,将知识置于特定的场景中,发挥鉴赏剖析的作用,从纵横层次出发,感知文本,切实感受语篇迸发的思想情感意蕴,精准把握文本的价值观、审美观、人文精神。
文本中的内容主题有鲜明的指向性,对其展开咀嚼判断时,可以从英语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出发,细读品析。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中Topic2 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时,教师对Listen,look and say的内容进行阅读探研。“What scenes come to mind when you talk about dancing?”学生的表述不尽相同。教师抓住学生的表述,展示不同地区舞蹈形式,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获得真切体验。接着教师筛选出对话中关键语句,让学生结合相关舞蹈形式进行分析。在语言鉴赏与文化探寻的相互交织中,学生的高阶思维逐渐生成。
三、以迁移创造汲取文化精髓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迁移训练。如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正向迁移,自然能够完成知识吸收,对文本内容结构有异常清晰的把握,为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扫除障碍。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在文本结构的基础上生成的,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亦需要从文本中寻找对接点。学生接收、汲取外国文化精髓的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与学生固有思维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训练迁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灵活掌握知识,逐步触碰知识内核,并在语言输出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外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迁移是一种能力体现,是促进学习结果转化的重要方法。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Topic1 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时,教师借助不同地区不同景色的短视频,展开导学。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很快进入思考状态,文本内容构建快速完成。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将训练活动融入学习过程中。如学习完Listen,look and say的内容后,教师从饮食文化着手,展示一小段秋冬季节,中外饮食上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What food do you see on each table?”在观察中学生进入思考状态,顺利完成知识输出。开展实践训练的同时,学生对外国饮食习惯及其成因有了笼统的感知和清晰把握。
中外文化存在诸多差异,知识层面只是具体承载形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目标追求。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教师要基于文化知识,借助多元化的文化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思维,汲取文化精髓,涵养内在精神品质。以背景知识激活多重情境,以鉴赏剖析深探文本底蕴,以迁移创造汲取文化精髓。这些方法都能为英语教学注入崭新活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文化立场,进而生成独具一格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梁富英.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思考[J].成才之路,2023(30):127-130.
[2]张鲲.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2(11):75-77.
[3]师棋.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2(07):90-92.
[4]吴进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3(02):13-15.
[5]曹新美.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中基于主题情境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3(06):15-18.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应该是语言与文化同步推进的。英语教学实践,部分教师将关注点放在文本知识层面,对知识体系展开整体构建。知识构建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要想夯实学习基础,让学生在精准把握知识的同时生成多重能力和素养。单单依靠知识灌输根本无法实现,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提升英语教学品质,教师必须追本溯源,从文化层面出发,借助文化要素将语言知识贯穿起来,让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形成碰撞,助力学生英语素养生成。
一、以背景知识激活多重情境
在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学活动以攻克知识为主要任务,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单纯构建知识体系就需要背诵、记忆这些传统学习手段的加持。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快速唤醒学生的探知欲求,根本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求。要想改变教学现状,让学生牢牢把握知识点,教师不妨从文化背景知识层面出发,创设多重情境,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感知,触动他们敏锐的感官神经。中外文化本身存在诸多差异,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人们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如果教师能够从文化属性着手,在讲解分析知识之前,巧依托背景知识,营造浓郁学习氛围,定能给学生带来深刻触动,激活他们的认知引擎。
呈现背景知识不是单纯从理论方面展开阐释,而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和现实生活出发,找寻恰当有效的引入点。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中Topic1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教师先设计了一个对应游戏。“There are 12 months in a year in China and several months in a year in a foreign country. How do they express different months?”学生进行猜测,并结合教师给出的训练任务进行认知衔接。完成对接游戏后,教师展示十二个月的不同表达并对其特点以及内涵展开分析。学生在聆听中思维认知得到激发。
二、以鉴赏剖析深探文本底蕴
英语教材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地理、民俗、习惯、历史等知识都有所涉及。但无论什么样的内容呈现,都是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展开的。教材成了英语学科最大的支撑,也是学生汲取文化精髓最主要的依据。有了文化知识的积淀,学生才能进一步深入到文本中,探寻知识潜藏的文化底蕴。英语学习探知需要纵观全文,深入到文本中,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初中阶段,学生虽然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探索,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对知识的把握依然停留在表层,无法从根源上完成知识梳理。探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思想武装课堂,将知识置于特定的场景中,发挥鉴赏剖析的作用,从纵横层次出发,感知文本,切实感受语篇迸发的思想情感意蕴,精准把握文本的价值观、审美观、人文精神。
文本中的内容主题有鲜明的指向性,对其展开咀嚼判断时,可以从英语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出发,细读品析。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中Topic2 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时,教师对Listen,look and say的内容进行阅读探研。“What scenes come to mind when you talk about dancing?”学生的表述不尽相同。教师抓住学生的表述,展示不同地区舞蹈形式,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获得真切体验。接着教师筛选出对话中关键语句,让学生结合相关舞蹈形式进行分析。在语言鉴赏与文化探寻的相互交织中,学生的高阶思维逐渐生成。
三、以迁移创造汲取文化精髓
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完成迁移训练。如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完成正向迁移,自然能够完成知识吸收,对文本内容结构有异常清晰的把握,为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扫除障碍。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在文本结构的基础上生成的,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亦需要从文本中寻找对接点。学生接收、汲取外国文化精髓的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与学生固有思维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训练迁移,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灵活掌握知识,逐步触碰知识内核,并在语言输出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外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迁移是一种能力体现,是促进学习结果转化的重要方法。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中Topic1 How is the weather in winter?时,教师借助不同地区不同景色的短视频,展开导学。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很快进入思考状态,文本内容构建快速完成。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教师将训练活动融入学习过程中。如学习完Listen,look and say的内容后,教师从饮食文化着手,展示一小段秋冬季节,中外饮食上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What food do you see on each table?”在观察中学生进入思考状态,顺利完成知识输出。开展实践训练的同时,学生对外国饮食习惯及其成因有了笼统的感知和清晰把握。
中外文化存在诸多差异,知识层面只是具体承载形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新时期英语教学的目标追求。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教师要基于文化知识,借助多元化的文化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思维,汲取文化精髓,涵养内在精神品质。以背景知识激活多重情境,以鉴赏剖析深探文本底蕴,以迁移创造汲取文化精髓。这些方法都能为英语教学注入崭新活力,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文化立场,进而生成独具一格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梁富英.基于“减负提质”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思考[J].成才之路,2023(30):127-130.
[2]张鲲.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2(11):75-77.
[3]师棋.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2(07):90-92.
[4]吴进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3(02):13-15.
[5]曹新美.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中基于主题情境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3(0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