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入职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作者】 邵彩妮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园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老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一直稳定的、具有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
  【关键字】 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老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自20世界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一直稳定的、具有专业的幼儿教师队伍。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新入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那么,我们该如何尽快提高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他们专业发展?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即专业化,是指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再特定的职业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当中,习得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内化幼儿教育的专业规范,形成幼儿教育的专业精神,表现专业自主性并实现其专业责任的过程,从群体角度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就是指幼儿教师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及职业专业化的过程。
  二、新入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职业适应对于每个新入职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职业适应不仅是幼儿园教师健康成长的标志之一,也是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没有完全确立
  虽然国际教育界主张“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而我国《教师法》也规定,教师是专业化的教育工作人员,但是目前在社会上,而人们又对幼儿教师专业性职业还没有形成共识,尤其是幼儿教师,因为工作比较琐碎,很难得到专业化承认,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专业化水平不高。
  2、幼儿教师具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
  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史比较短暂,西方最早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也是在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而在我国幼儿教育及后的出现更只有百年历史,在早期幼教师资称之为“保姆”,即使是今天,尽管分工较明确,但因为幼儿自理能力差,幼儿教师需要悉心照顾,保教结合,也就使幼儿教师的社会专业地位较低难认同。
  3、新入职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新入职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问卷分析及访谈得知,虽然幼儿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提高,但因为幼儿园工作比较琐碎,跟其想象的幼教工作有所偏差,繁重的工作便会使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刚步入职场的激情与热忱很容易被现实中的挫折所淹没,加之个别幼儿园缺少对新入职教师的支持、帮助及指导,从而使得新教师对现任的工作失去信心,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导致对职业的倦怠,这样十分不利于其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新入职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要得到重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文化的发展。在特定的文化生活中,教师潜移默化地形成各种专业的信念,专业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等,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认识。首先,社会、幼儿园要进行多方面的幼儿教育宣传,让家长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到幼儿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新入职幼儿的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等,激发主动意识。其次,组织新入职教师认真学习与幼儿园紧密相关的政策及法规等指导性的文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标准,解读、分析自身的差距及所面临的适应问题,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个专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了解幼教事业的意义与价值,转变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感,并将个人的力量调动到育人的工作中来,从而感受到工作给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2、提供平台,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幼儿园教学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对于新入职的教师,要迅速适应由学生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变,学会自我管理,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将自己在学校中的学到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幼儿园提供教育平台,将新入职教师分配在新的岗位中,让其尝试不断进行教学实践。要明确幼儿教师身兼保育教育的工作,不单单是组织幼儿一日教学活动,更要注重常规工作中的保育,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做到保教并重。
  3、在交流合作中完善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面对多层面的人际关系,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会沟通和协作,促使新入职教师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应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人友善,善于微笑。其次,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不要一味的抱怨和忍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适应压力,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变得理性,心智和经验不断成熟起来。同时幼儿园应为新入职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研活动,通过观摩、学习等方式,交流并讨论各种幼儿教育问题,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同时正确处理自己与幼儿、同事及家长的关系问题,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4、制定合理培训方案,促进新入职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需要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职后提高一体化。而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相分离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新入职教师入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也非常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首先,师德培训。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可见职业道德修养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不仅有利于幼儿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一名新入职的教师都应该从教师仪容仪表、教师言行、教师师德进行培训,并让教师参与其中感受,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幼儿教师在其职业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操守,也是调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家长、幼儿园、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其次,业务技能培训。所谓“学高为师”,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技能才能更加得心应手的工作。幼儿园根据新入职教师的个人能力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与途径,促进新教师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掌握所需的工作技能、不断发展。如一日常规观摩、家长工作指导、教学观摩、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专题培训、园本教研、教学研修等途径调动新入职教师的内在动机,满足其发展需要,形成自我激励。提供交流机会,提升新教师的教育经验。
  再次,后继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幼儿园应注重新入职教师的后继学习,提高他们学习与反思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园本教研激发新教师的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将困惑的问题一一解决,不断调整,向优秀教师直接学习实践经验,关注幼儿教师职业的深造发展,为新教师提供发展创造的条件,督促新入职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目标及短、中期规划,完善自我,激发自身内在潜能。
  总之,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研究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借鉴、研究他人的教育经验,积极地用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反思,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案例式导读 王萍
  [2]继续教育研究 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