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如何学好初中地理
【作者】 李玉祥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许多学生都感到初中地理难学。本文指出,地理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学习地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加强记忆,而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地图;策略
随着学生进入初中,学生的课程逐渐加重,除了原来学习的语、数、外以外,还增加了政、史、地、生,学生一下子感到了学习的重负,尤其在学习初中地理时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学。下面我就学生怎样学好地理加以浅谈。
一、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
学生要了解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它不是一门单纯以记忆为主的学科,它还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海拔的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比例尺等。这些都与数学有关。土壤的改造与化学有关,气温降水与物理有关。所以说,在初中阶段,要学好地理,先要把各科知识的基础打牢,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
二、自己找窍门,舍得花时间
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找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比如七大洲面积的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陆界,亚洲界河苏伊士,运河界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散,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河深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再比如: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像这样的顺口溜,我们还可以编出很多,在这儿我就不一一列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己边学边编。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要有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
三、做到“心中有图”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大部分同学对于识图感觉比较头疼,拿到一幅图不知从那入手,怎么看图?如“读中国1月份平均气候图,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首先你要知道这副图主要看什么,这就要结合图列看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观察气温的变化,这样很快就能找出我国1月份平均气候最低和最高的区域,进而算出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温差,再归纳出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还能找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并进而说出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再比如,学生在看世界地图时总是搞不清亚欧非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明明是在地图的西面,为什么是东半球,这就要观察地球仪,怎样把一个立体图剖成平面图,再要搞清楚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通过观察比较,就容易记住他们的形状及位置。学气候的话要会找各种气候之间的共同点,,先说热带气候,它们都是终年高温,区别在于降水量不同。亚热带与温带的区别,气温0度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在此列,再看是冬雨型(地中海气候)还是夏雨型或是全年少雨或全年多雨,还有降水,如果降水量各月差异大的话就是季风气候,平均就是雨林气候或海洋性气候。判断气候就根据这个来判断,分析满足降水图全部条件的气候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
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本节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应掌握那些重点知识,还有那些难点需要克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注意轻重详略,在太重要的地方要多花点心思,加以理解,便于及时消化。课前还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充分利用课堂,对于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得参与课堂上的听讲。在课堂上,及时配合老师,积极发言,多动大脑,手脑并用,随时做好笔记,记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对于不懂得知识,及时提问,当堂消化。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精读课文、认真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还要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
2、课后及时的复习。在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知识要及时的记忆,对于有些模糊的知识反复记忆、重复记忆。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还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帮助理解记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保持时间更久一点。还可以利用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4、要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每天多看看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找一些空间抽象思维的感觉,找自己的方位感,也可以多看看电视节目,听听新闻等地理方面的知识,感知地理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吃穿住行哪一样都蕴藏着地理知识。比如说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这就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种植的农作物有关,再比如,我们这儿的房屋是平顶、墙体厚,窗小都与我们这儿的气候有关,而我们出行坐车与我们的地形有关,这些都可以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在这几年教学中探索出来的教学心得,相信所有初中学生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按以上说的去做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伍先意.初中地理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8(11)
[2]吴德光.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地图;策略
随着学生进入初中,学生的课程逐渐加重,除了原来学习的语、数、外以外,还增加了政、史、地、生,学生一下子感到了学习的重负,尤其在学习初中地理时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学。下面我就学生怎样学好地理加以浅谈。
一、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
学生要了解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它不是一门单纯以记忆为主的学科,它还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语文、历史、数学、理化、生物等学科。例如,时区的运算,海拔的高度与气温的关系,比例尺等。这些都与数学有关。土壤的改造与化学有关,气温降水与物理有关。所以说,在初中阶段,要学好地理,先要把各科知识的基础打牢,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地理。
二、自己找窍门,舍得花时间
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找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比如七大洲面积的顺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陆界,亚洲界河苏伊士,运河界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散,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河深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再比如: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像这样的顺口溜,我们还可以编出很多,在这儿我就不一一列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自己边学边编。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要有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
三、做到“心中有图”
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读图和学习绘图,用图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做到“心中有图”。大部分同学对于识图感觉比较头疼,拿到一幅图不知从那入手,怎么看图?如“读中国1月份平均气候图,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有何特点?”首先你要知道这副图主要看什么,这就要结合图列看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观察气温的变化,这样很快就能找出我国1月份平均气候最低和最高的区域,进而算出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温差,再归纳出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还能找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并进而说出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再比如,学生在看世界地图时总是搞不清亚欧非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明明是在地图的西面,为什么是东半球,这就要观察地球仪,怎样把一个立体图剖成平面图,再要搞清楚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通过观察比较,就容易记住他们的形状及位置。学气候的话要会找各种气候之间的共同点,,先说热带气候,它们都是终年高温,区别在于降水量不同。亚热带与温带的区别,气温0度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在此列,再看是冬雨型(地中海气候)还是夏雨型或是全年少雨或全年多雨,还有降水,如果降水量各月差异大的话就是季风气候,平均就是雨林气候或海洋性气候。判断气候就根据这个来判断,分析满足降水图全部条件的气候要用联系的观点学习。
四、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本节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应掌握那些重点知识,还有那些难点需要克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注意轻重详略,在太重要的地方要多花点心思,加以理解,便于及时消化。课前还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充分利用课堂,对于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得参与课堂上的听讲。在课堂上,及时配合老师,积极发言,多动大脑,手脑并用,随时做好笔记,记下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对于不懂得知识,及时提问,当堂消化。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精读课文、认真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还要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
2、课后及时的复习。在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知识要及时的记忆,对于有些模糊的知识反复记忆、重复记忆。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还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帮助理解记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保持时间更久一点。还可以利用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4、要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每天多看看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找一些空间抽象思维的感觉,找自己的方位感,也可以多看看电视节目,听听新闻等地理方面的知识,感知地理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吃穿住行哪一样都蕴藏着地理知识。比如说我们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这就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种植的农作物有关,再比如,我们这儿的房屋是平顶、墙体厚,窗小都与我们这儿的气候有关,而我们出行坐车与我们的地形有关,这些都可以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以上是本人在这几年教学中探索出来的教学心得,相信所有初中学生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按以上说的去做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就一定能够学有成效。
参考文献:
[1]伍先意.初中地理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2018(11)
[2]吴德光.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