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尕藏吉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物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理论性等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本文从初中物理项目化教学实践出发,探究了项目化教学的优点,以及项目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项目式;策略探讨
现阶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国家的教学改革,都多次提及了学生主体这一概念。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项目式教学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现综述如下。
一、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有三大观点,分别是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其中,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事物做出的表征,而是学习者根据现实情境通过自主认识和理解对新事物赋予的意义”;而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认识世界并且对世界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且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观是立足于学习观以及知识观基础之上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注重让其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知识建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与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理念要求不符,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缺乏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难见成效,还会相当被动。其次,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是由教师主导,但是课堂主体并不是教师。部分教师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完全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消化和吸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难以切实理解和完全掌握所学物理知识,如此一来就大大弱化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最后,部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由此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效果欠佳。物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也无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课堂展开项目式教学的要求
(一)目标催动,科学设定任务点
要想有效保障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效,首先需要科学确定项目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合理设定项目目标。同时,其应当借助对教学重难点的科学判定,最终明确课堂教学中需要涉及哪些项目,对学生要掌握的项目展开合理评估,保证项目教学目标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前能大致了解最终目标,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明确方向。
(二)搭建网络空间,确保项目实施
借助网络实施项目式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往学生在课下不能有效沟通,均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在丰富交流渠道、沟通形式的同时,促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得项目学习资源。同时,结合当下初中生学习特点来看,网络学习空间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和生生关系更为和谐,确保项目实践方案有序实施。因此,教师有必要迎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网络学习渠道,并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发布项目主题任务,以此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加强项目过程趣味性
学生兴趣点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情况下实现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项目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项目任务、项目内容、项目过程中学生兴趣点的融入渗透,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教师保证项目式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最终效果。为此,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中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让项目过程中的趣味性得以加强,从而提高项目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让项目活动实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助力。
(四)组织开放实践活动,优化学习过程
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首先,教师应该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列出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构思问题的研究方案,学生根据方案制作项目作品;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反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也要适当点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也要做好组织与管理工作。
(五)积极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展示平台的搭建,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让学生在表现欲的影响下更加主动地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教学工作的逐步推进。所以,在日后物理课堂的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搭建学生项目成果的展示平台,以满足学生表现欲的方式提高项目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充满活力,能够从中得到有效的素养渗透和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初中物理学科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助力作用得以增强。
(六)形成评价体系,达成学习反思
以往学习过程中,许多物理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但评价标准大多以学生成绩为主,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打击学生学习信心,还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为此,项目式教学中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关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检验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促进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向转变,以此完成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合理协调“输出”和“输入”式评价的关系,既通过“输出式评价”明确学生学习要点,也需结合“输入性评价”引导学生结合评价结果形成反思,以此提高项目式评价成果。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切合,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超.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8):92-94.
[2]田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项目学习实践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7):1.
【关键词】 物理教学;项目式;策略探讨
现阶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国家的教学改革,都多次提及了学生主体这一概念。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项目式教学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现综述如下。
一、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有三大观点,分别是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其中,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事物做出的表征,而是学习者根据现实情境通过自主认识和理解对新事物赋予的意义”;而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认识世界并且对世界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且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观是立足于学习观以及知识观基础之上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注重让其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知识建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与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理念要求不符,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缺乏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难见成效,还会相当被动。其次,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虽然是由教师主导,但是课堂主体并不是教师。部分教师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课本知识完全灌输给学生,学生的消化和吸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难以切实理解和完全掌握所学物理知识,如此一来就大大弱化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最后,部分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一味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利用,由此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效果欠佳。物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也无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初中物理课堂展开项目式教学的要求
(一)目标催动,科学设定任务点
要想有效保障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效,首先需要科学确定项目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合理设定项目目标。同时,其应当借助对教学重难点的科学判定,最终明确课堂教学中需要涉及哪些项目,对学生要掌握的项目展开合理评估,保证项目教学目标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前能大致了解最终目标,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明确方向。
(二)搭建网络空间,确保项目实施
借助网络实施项目式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往学生在课下不能有效沟通,均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在丰富交流渠道、沟通形式的同时,促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得项目学习资源。同时,结合当下初中生学习特点来看,网络学习空间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和生生关系更为和谐,确保项目实践方案有序实施。因此,教师有必要迎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网络学习渠道,并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发布项目主题任务,以此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加强项目过程趣味性
学生兴趣点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情况下实现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项目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项目任务、项目内容、项目过程中学生兴趣点的融入渗透,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教师保证项目式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最终效果。为此,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中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让项目过程中的趣味性得以加强,从而提高项目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让项目活动实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助力。
(四)组织开放实践活动,优化学习过程
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首先,教师应该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就是列出一个真实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构思问题的研究方案,学生根据方案制作项目作品;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反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既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也要适当点拨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但也要做好组织与管理工作。
(五)积极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展示平台的搭建,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让学生在表现欲的影响下更加主动地完成项目任务,实现项目教学工作的逐步推进。所以,在日后物理课堂的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搭建学生项目成果的展示平台,以满足学生表现欲的方式提高项目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充满活力,能够从中得到有效的素养渗透和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初中物理学科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助力作用得以增强。
(六)形成评价体系,达成学习反思
以往学习过程中,许多物理教师也逐渐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但评价标准大多以学生成绩为主,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打击学生学习信心,还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为此,项目式教学中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关注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检验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促进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向转变,以此完成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需合理协调“输出”和“输入”式评价的关系,既通过“输出式评价”明确学生学习要点,也需结合“输入性评价”引导学生结合评价结果形成反思,以此提高项目式评价成果。
综上所述,项目化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切合,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超.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8):92-94.
[2]田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项目学习实践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