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实践性作业的数字化研究
【作者】 谭新华
【机构】 湖南省祁阳市黎家坪镇一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我国信息技术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初中化学实践性作业是主要教育工作。数字化手段是提供更多元、更有趣学生实践作业的最佳媒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最佳工具。初中教育是学生接触数字化工具、手段的先导性阵地。初中化学更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始年级,是学生对学科兴趣萌芽、基础知识积淀、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的元年。杜威的理论在新时代,结合技术创新与突破,将再次指导我们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革新。本论文旨在研究如何以技术赋能的智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数据驱动实践真知的能力和方法,树立学生数字化的意识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切实落实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高中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关键词】 作业设计;高效;实践;初中化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项目作业设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设计科学合理,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设计单元作业,促进知识体系融合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版块指出教师应“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同时指出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聚焦“大概念”,以“大概念”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凸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此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初中化学作业时也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明确课时教学内容与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切关联,根据教学“大概念”设计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的单元作业,引导学生建构化学观念。“溶解现象”一单元教学案例,分析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溶解现象”单元包括“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液组成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等课时教学以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粗盐的初步提纯”基础实验教学,涉及配制溶液的操作方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等理论知识以及溶液的概念、性质、组成、种类等教学内容。
2、设计生活化作业
学生的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环节。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地促进化学学习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的实用性,进而强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当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化学作业,帮助学生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催化剂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并在学生携带自己所选取的物品返回学校后,提供一定量的过氧化氢让学生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从提出问题到实验探究,真切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是提高初中生化学作业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以下是一些可能使用的方式: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指基于作业的质量,给出主观性评价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深刻、思路是否清晰等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然主观性较强,但是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更全面的考查,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很有帮助;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给学生的答案打分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制订一个评分标准,如:正确答案得多少分,答案不完全正确但是部分正确得多少分,等等。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客观,但是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业质量。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同时提供一个自我评价表格,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同时,在使用评价方法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作业要求,合理评估学生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准确、客观的评价。
4、选择合适恰当的项目主题,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
项目作业设计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主题的选择,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作业的实效性。所以,在进行专题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题目的选取。在进行项目作业的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教师对有关知识的把握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恰当的项目主题,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教师设计项目作业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选择探究课题为“化学与环境”,选择该主题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其他题目难以比拟的;其次,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在学生理解了相关知识之后,能对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到项目作业设计之中。所以,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考量,确定其学习的难度和侧重点,进而对其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对于“化学与环境”主题,教师可以将探究课题扩展为:“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结语
基于新课标理念重新审视化学作业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试题命制应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设计学生乐于参与且能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作业,着眼于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面向未来发展的需要,真正使学科教学上升至课程育人。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J].化学教学,2023(04):80-84.
[2]王健.例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动态作业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03):04-06.
[3]吴秋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初探[J].亚太教育,2022(07):16-18.
【关键词】 作业设计;高效;实践;初中化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项目作业设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设计科学合理,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1、设计单元作业,促进知识体系融合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版块指出教师应“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同时指出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聚焦“大概念”,以“大概念”整合教学资源,进一步凸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此背景下,教师在设计初中化学作业时也应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明确课时教学内容与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切关联,根据教学“大概念”设计系统性强、综合性强的单元作业,引导学生建构化学观念。“溶解现象”一单元教学案例,分析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溶解现象”单元包括“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溶液组成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等课时教学以及“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粗盐的初步提纯”基础实验教学,涉及配制溶液的操作方法、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等理论知识以及溶液的概念、性质、组成、种类等教学内容。
2、设计生活化作业
学生的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环节。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地促进化学学习生活化,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的实用性,进而强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当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化学作业,帮助学生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催化剂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并在学生携带自己所选取的物品返回学校后,提供一定量的过氧化氢让学生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从提出问题到实验探究,真切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是提高初中生化学作业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之一。以下是一些可能使用的方式: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指基于作业的质量,给出主观性评价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理解是否深刻、思路是否清晰等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然主观性较强,但是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更全面的考查,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很有帮助;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给学生的答案打分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制订一个评分标准,如:正确答案得多少分,答案不完全正确但是部分正确得多少分,等等。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客观,但是难以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业质量。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同时提供一个自我评价表格,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同时,在使用评价方法时,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作业要求,合理评估学生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准确、客观的评价。
4、选择合适恰当的项目主题,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
项目作业设计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主题的选择,而主题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作业的实效性。所以,在进行专题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题目的选取。在进行项目作业的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教师对有关知识的把握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恰当的项目主题,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教师设计项目作业时可以更加得心应手。例如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选择探究课题为“化学与环境”,选择该主题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其他题目难以比拟的;其次,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化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在学生理解了相关知识之后,能对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到项目作业设计之中。所以,在进行项目作业设计时,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考量,确定其学习的难度和侧重点,进而对其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对于“化学与环境”主题,教师可以将探究课题扩展为:“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结语
基于新课标理念重新审视化学作业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试题命制应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素养立意,设计学生乐于参与且能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作业,着眼于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面向未来发展的需要,真正使学科教学上升至课程育人。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J].化学教学,2023(04):80-84.
[2]王健.例谈“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动态作业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03):04-06.
[3]吴秋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初探[J].亚太教育,2022(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