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 邱前进

【机构】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与创新。此论文首先探讨了改革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并适应语言应用能力的新要求。随后,提出了改革路径:通过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并实施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以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最后,介绍了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应用项目式学习促进写作实践和丰富的阅读与模仿练习,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教育者们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这一变革要求教师们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探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路径。本文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旨在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新的改革路径和创新方法。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的
  1.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是指学生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判断。语文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深度的挖掘。教师需要设计课程,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提问、质疑、分析与反思,而非仅仅复述和记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文本背后的历史文化探究,以及作者意图的推敲,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创造力是语文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学生应能在写作中展现自我,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新意的作品。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鼓励自主选题、自由写作,甚至进行跨学科的创作实践。例如,结合历史课程内容,让学生尝试以不同历史人物的视角进行写作,这样不仅增加了写作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写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1.2 适应语言应用能力的新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适应新时代语言应用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书面语言的规范运用,更包括口语表达、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能力。语文写作教学改革需重视这一点,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更为丰富和灵活的语言运用技能。为了适应这一新要求,语文写作教学应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例如,可以组织模拟报刊编辑、撰写商业计划书、社会调查报告等写作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将语言运用于具体情境之中,提升其实际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水平。除此之外,网络时代的语言交流特点也需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如微博微信文章的写作等新媒体形式,这不仅使写作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也锻炼了他们适应数字化语言环境的能力。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
  2.1 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路径之一是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这一路径的开拓,意味着教育者们必须跨越时空界限,汲取历史与现实、经典与流行中的丰富营养。传统教学资源如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以及传统的文学理论,这些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宝贵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感知能力。同时,现代教学资源的融入为写作教学注入了新活力。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工具、线上开放课程等,都是现代教学资源的代表。通过使用这些现代教学工具,可以使写作教学更加生动、互动和灵活。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文章、博客和论坛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元和时下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写作教学与时俱进。此外,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资源还包括将传统文学创作技巧与现代文本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古典文学韵律美的同时,也能够运用现代文学理论进行文本分析,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学生在这种交融的教育环境中,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力量,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2 实施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
  另一条重要的改革路径是实施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强调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发展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非仅仅关注最终的作品结果。通过过程导向评价,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同伴评审、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习档案等。同伴评审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自我评价则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教师评价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反馈,而学习档案则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轨迹,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分析学习成果和不足。实施过程导向的评价机制还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每一个阶段,包括选题、资料收集、草稿编写、修改和最终成稿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他们需要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方法
  3.1 应用项目式学习促进写作实践
  项目式学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带来了创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定具体的项目任务,将学生置于一个接近真实的语境中,让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项目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这个主题既可以来源于课本,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或是热点事件。在项目式学习的框架下,学生需要进行广泛的资料搜集,分析和整合信息,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写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顾问和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
  3.2 丰富的阅读与模仿练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之一便是融入丰富的阅读与模仿练习,这种方法旨在通过广泛的文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各种文学流派和作家的特色,从古典到现代,从国内到国际,让学生接触并吸收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阅读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解内容,更加重视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叙述角度、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等。通过模仿练习,学生能够实践所学的写作技巧。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在充分理解原作风格和技巧基础上,尝试将其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模仿成为一种学习和创新的手段。例如,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不同的文体或视角重写经典作品的某个章节,或是创作以特定作家风格的短篇故事。此外,这一方法还包括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入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如何将阅读中得到的灵感和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通过丰富的阅读与模仿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在模仿中找到自我表达的独特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结合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目标,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技能,还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赋予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新的方向与动力。通过改革目的的明确,改革路径的探索,以及创新方法的应用,我们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培育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育工作者需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教学实践,以期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谢菊花.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微[J]. 科普童话, 2019, (47):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