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的有效途径

【作者】 韦袁琦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弄杂村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它的表现形式包含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排斥、性别歧视、恶作剧等,有些形式可能更加隐蔽和不易察觉,为此,学校老师应当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应对校园欺凌,确保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常态化、有实效,做到及时预警并有效化解学生欺凌问题。
  【关键词】 小学生;校园欺凌;预防措施;安全教育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通常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含学生个体差异、社会关系、学校环境、家庭背景等,它需要全方位多角度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发生。
  一、学校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一)完善教育体系
  一方面学校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处罚措施,对于欺凌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的各项措施、制度,预案和处置流程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排查明确教职工在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中的职责,并在发现欺凌行为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举报信箱,让学生积极参与建立和维护校园安全,让学生“有声”可发,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
  (二)积极宣传引导
  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教育和宣传,包括定期举办预防欺凌专题教育、组织校园宣传活动等,并结合实际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等日常教育中狠下功夫,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落实监管责任
  学校应当成立校园安全小组核心团队,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负责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对可能存在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及时对欺凌行为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从校长到教职工的分层次职责,构建全员参与的反欺凌管理体系,督促班主任、安保人员等到岗到位,加强调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定期组织职工大会学习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提升应对欺凌事件的专业能力,提高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四)加强监管和管理
  学校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评估校园欺凌的潜在情况,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和和谐。对于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学校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处理结果公正合理,并对所有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各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学生日常行为的直接监督者,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及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
  二、教育学生勇于发声反对
  教师要教育学生要严格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规班纪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不做受害者、欺凌者或附和者,如遭遇欺凌时勇敢说“不”,机智选择应对方式。发现针对其他同学的欺凌事件,第一时间及时向老师报告情况,绝不隐啸,不做冷漠的旁观者。绝不参与其他人组织的针对同学的暴力欺凌活动,发现这种隐患也应及时报告老师。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如建立友谊、解决冲突等,要与同学和睦相处,不给同学搞恶作剧,不辱骂、戏弄、讽刺、孤立同学,不用暴力解决同学间的矛盾,不私自寻求社会人员的介入。四是如学生间接或直接被歧视、霸凌等,应向老师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减轻心理创伤,增强勇气和自信心,并请老师提供相应的辅导和矫正。
  三、团结家长力量共筑校园欺凌防线
  学校要重视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共同预防和处理欺凌行为,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关心孩子在校的情况,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恋,主动配合学校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身作则,预防实施暴力行为。家长平时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要尊重、关心、理解孩子,教育孩子切忌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欺负别人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反思,反对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正面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培养同理性,站在被霸凌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如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一定要耐心询问孩子事情缘由,了解详细情况,倾听孩子的心声,安抚孩子情绪,教会孩子提升应对技巧、激励报告而非沉默。
  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预防校园欺凌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过程,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注重家庭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