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分数题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黎宝丽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朝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运算、比较大小、分数应用等是几个关键节点。分数充分体现了“抽象”这一数学特点,为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我们可以采取直观教学、游戏教学、数形结合等教学方法。本文以数形结合教学法为研究内容,就如何降低分数教学的学习难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分数教学

  1.小学数学分数教学难点分析
  1.1分数概念的理解
  由于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在学习分数时,需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子与分母的含义等[1]。这些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因此难以理解。
  1.2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运算主要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弱,对于分数的运算往往容易出现错误。例如,在进行分数加减法时,需要找到公共分母,然后进行通分,这些步骤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1.3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分数的大小需要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如:分子相同则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相同则分子越大分数越大等。但是,小学生往往难以灵活运用这些规则,导致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容易出现错误。
  1.4分数的应用
  分数的应用多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相关,比如:分数折扣、分数时间等。小学生需要将分数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计算。事实上,由于小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难以将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数形结合教学的核心内容
  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在于:将数学问题的抽象概念和具体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图形,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规律[2]。同时,数形结合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分数教学中,可以通过画分数图、制作分数卡片等方式,将分数与具体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此外,在几何、代数等领域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借助数形结合与小学分数教学相结合,无疑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分数的存在,并且在实际运算中更为具象化。数形结合中的“形”通常指的是几何图形或函数图像。这些图形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三维的,用于直观地表示数学问题和概念。因此,无论是二维图片还是三维物体,都是数形结合的好“助手”,比如:我们在演示1/8、2/8(1/4)、4/8(1/2)时,可以取大小相同、颜色各异的8个小正方体,拼成规则的(大)正方体。此时,我们将大正方体视作“1”,那么大家就能直观地看到,这个“1”是有8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其中“1”份就是1/8,以此类推,就能直观地区分几个分数的关系和特点了。
  3.数形结合与分数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分数的加减运算”为例)
  3.1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分数与图形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2教学内容
  本案例以“分数的加减运算”为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分数与具体图形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3.3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切蛋糕、分苹果等,引出分数的概念,并让学生认识到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认真观察哪里都能找到分数的“影子”。
  (2)理解分数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分数与具体图形相结合。例如,每位同学准备将一页纸,对折两次并打开,就能从折痕清晰地看到它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即为1/4。同样,将圆形纸片对折后,能看出四个直角扇形,通过上述操作后,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了。
  (3)分数加减运算
  教师先让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比如:1/2 + 1/4和3/4 - 1/2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分数与图形相结合,通过图形展示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例如,将两个分数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片表示,然后进行相加或相减,最后得出结果。学生们会发现,分数的计算也“非常简单”。
  (4)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分数加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分数与图形相结合,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练习中,学生可以自己准备“形”(可以是纸片、橡皮、铅笔、书本或其他物品,所选物品形状大小尽量保持一致)[3]。根据练习题的内容,自己使用“形”进行演示,从而对分数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强调数形结合在分数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助家长将每个月的零花钱划分为4部分(4周),合理控制家庭日常开支。
  3.4教学反思
  通过数形结合教学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分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方法,还直观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总之,数形结合能让小学分数教学变得更有趣,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通过这种学习,小学生会记得更牢固,并且能够活学活用。即便遇到较为费解的难题,也能“借助外力”快速理解,准确作答。
  参考文献:
  [1]陆建民.“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3(31):44-47.
  [2]秦军燕.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2(2):3.
  [3]陈建选.巧用“数形结合”,妙解数学难题——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