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 蔡兴德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德育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小学数学也肩负着发展立德、育人的重要责任。在当前全面素质教育目标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融合,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原则,也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德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课程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小学生课堂上,数学教学过程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细微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德育意识,为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策略
道德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德才兼备已成为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对于道德修养来说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才能形成的。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学校注重对学生实施德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德育意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重视挖掘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往往离不开数学计算、思维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教育。例如,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科学、重视逻辑、追求理性的研究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年级学生最初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数学素质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潜在价值,深入整合数学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一年级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这个变化无常的故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力量和作用。这是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和重视数学的最好方式。它还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价值,从而养成尊重知识、渴望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游戏性质的德育策略
一年级学生对游戏的热爱是他们身心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由于小学数学强调逻辑和具体的数字运算,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这降低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借助数学游戏,我们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认识钟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分别表演时针和分针。教师通过自我介绍、互动和广泛参与,使学生认识到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同时,教师以数学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具体的实践场景。
例如让学生和教师扮演准时开会的活动场景。在此期间通过教师迟到和向学生道歉的情节,告诉学生守时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守时和诚实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时间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小学生参加考试的模拟场景中,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让学生一起感知一分钟和两分钟的时差,看哪个学生感知时间最准确。应该认识到,这种时间感知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对学生今后参加日常测试乃至高考时把握考试时间都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
当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感知到时间的流逝时,他们将更加积极和真实地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借助“认识钟表”课程,教师可以实现多种德育目标,这也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内容的丰富性。
三、将生活化的德育主题融入到数学课堂上
德育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最终应通过学生的生活表现来体现其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入生活化的内容。随着现代教学对实用价值的日益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于实践、观察、学习和生活应用的环境。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内容,而且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位置”课上,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位置”这样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会应用于这个知识点。学生们通过思考得到答案。有些学生的答案是问路,有些学生的答案是回家。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情境。例如,当学生问路时,老师可以立即为学生创建一个场景:“同学们,现在一个孩子迷路了,向他们问路。你愿意帮他找到自己的家吗?”当学生回答“能”或“不能”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孩子迷路后引起的恐慌,让一年级学生主动思考是否需要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
通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乐趣,让学生在了解位置运用的同时,了解“热心人”在社会中的贡献,从而帮助学生以同理心的形式理解和尊重他人,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这种训练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成为一个更加善良、胸襟更加宽广的人。
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造德育内容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在小学校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数学教师应立足这一基本现实,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有着高度的关注,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例如,中国国际空间站的新闻常常成为头版新闻。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很熟悉它。在“20以内加减法”课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神舟五号-杨利伟进入太空以来所有宇航员的人数。与此同时,学生们被要求计算中国有多少宇航员在太空中。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网络视频的播放等,学生们在感受数字计算魅力的同时,也在心中默默地烙印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轨迹。这些材料使一年级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帮助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成为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的新时代学生。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发现,数学教学的内容往往能与德育目标形成完美的结合。在此期间困扰教师的是自己的设计和研究能力的不足。因此,不断探索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是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可阻挡的一项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德育能力,增强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能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娟.基于德育教学的一年级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科普童话,2021,(46).
[2]周燕.一年级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德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
[3]吴凯.让素质教育从课堂开始——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1,(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策略
道德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德才兼备已成为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对于道德修养来说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才能形成的。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学校注重对学生实施德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德育意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重视挖掘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往往离不开数学计算、思维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维能力教育。例如,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科学、重视逻辑、追求理性的研究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更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年级学生最初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学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数学素质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潜在价值,深入整合数学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一年级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这个变化无常的故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力量和作用。这是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和重视数学的最好方式。它还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价值,从而养成尊重知识、渴望学习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建立游戏性质的德育策略
一年级学生对游戏的热爱是他们身心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由于小学数学强调逻辑和具体的数字运算,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这降低了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借助数学游戏,我们可以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认识钟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分别表演时针和分针。教师通过自我介绍、互动和广泛参与,使学生认识到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同时,教师以数学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具体的实践场景。
例如让学生和教师扮演准时开会的活动场景。在此期间通过教师迟到和向学生道歉的情节,告诉学生守时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守时和诚实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时间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小学生参加考试的模拟场景中,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让学生一起感知一分钟和两分钟的时差,看哪个学生感知时间最准确。应该认识到,这种时间感知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对学生今后参加日常测试乃至高考时把握考试时间都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
当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感知到时间的流逝时,他们将更加积极和真实地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借助“认识钟表”课程,教师可以实现多种德育目标,这也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内容的丰富性。
三、将生活化的德育主题融入到数学课堂上
德育与数学教学内容的整合,最终应通过学生的生活表现来体现其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入生活化的内容。随着现代教学对实用价值的日益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也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于实践、观察、学习和生活应用的环境。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内容,而且具有丰富的德育价值。
例如,在“位置”课上,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位置”这样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场景会应用于这个知识点。学生们通过思考得到答案。有些学生的答案是问路,有些学生的答案是回家。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情境。例如,当学生问路时,老师可以立即为学生创建一个场景:“同学们,现在一个孩子迷路了,向他们问路。你愿意帮他找到自己的家吗?”当学生回答“能”或“不能”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孩子迷路后引起的恐慌,让一年级学生主动思考是否需要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
通过这样的生活场景,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乐趣,让学生在了解位置运用的同时,了解“热心人”在社会中的贡献,从而帮助学生以同理心的形式理解和尊重他人,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这种训练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成为一个更加善良、胸襟更加宽广的人。
四、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创造德育内容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在小学校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数学教师应立足这一基本现实,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对当前的网络热点有着高度的关注,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例如,中国国际空间站的新闻常常成为头版新闻。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很熟悉它。在“20以内加减法”课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神舟五号-杨利伟进入太空以来所有宇航员的人数。与此同时,学生们被要求计算中国有多少宇航员在太空中。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网络视频的播放等,学生们在感受数字计算魅力的同时,也在心中默默地烙印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轨迹。这些材料使一年级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帮助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成为热爱国家、关心社会的新时代学生。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发现,数学教学的内容往往能与德育目标形成完美的结合。在此期间困扰教师的是自己的设计和研究能力的不足。因此,不断探索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是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可阻挡的一项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德育能力,增强数学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能力,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娟.基于德育教学的一年级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科普童话,2021,(46).
[2]周燕.一年级数学课堂如何渗透德育[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
[3]吴凯.让素质教育从课堂开始——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