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永娟

【机构】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设计原则、类型及应用和实施策略。确定了设计原则,强调作业需与教学大纲一致,并考虑学生差异。介绍了知识型、技能型、探究型和创新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提出了实施策略,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家校合作的加强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本文总结了大单元作业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单元作业;县域高中教学;设计原则

  1.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县域高中教学大单元作业设计要遵循一系列清晰的原则,才能保证教学有效性与作业实用性。作业设计必须紧扣国家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内容准确、作业目标指向明确。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既符合多样化学习需求,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作业要注重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互相交流和探讨中促进社交技能以及协作能力的发展。
  2.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类型及应用
  2.1 知识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县域高中教学知识型作业设计及运用的关键是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认知和记忆。此类作业一般都需要学生对课堂核心概念,原理与事实进行回顾总结,并且能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概念图的绘制来内化知识。在设计时需要保证作业内容符合课程目标,并通过多样化题型及情境设置促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不同视角的思考及链接,从而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有效地运用知识型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也为技能型等各类作业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 技能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设计和应用技能型作业更多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类作业需要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转换,一般有实验操作,模拟实训,角色扮演和研究项目。在技能型作业设计中,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或者仿真的应用情景,诱导学生积极探究,实践与反思。另外,在同伴评价和小组协作互动环节中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技能型作业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现实或者类现实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并为今后学业与职业生涯打下实践基础。
  2.3 探究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探究型作业设计与运用重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在县域高中教学当中,此类作业一般都需要学生深入研究与讨论学习内容,例如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历史档案调研等等。在设计探究型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或主题,以便学生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假设论证、观点交流等学术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在运用此类作业时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与反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
  2.4 创新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创新型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旨在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类作业中,学生被鼓励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如设计新型实验、发明创造、艺术创作或编写创新性的研究报告。教师在设计创新型作业时应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并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角度来解决问题。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同时通过评价机制来认可和激励学生的创新尝试。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和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够为他们将来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3.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县域中学大单元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转换非常关键。由传统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协助者,评价者转变。教师要由课堂主导者变为学习过程设计师,给学生定制化学习路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同时教师要做学习资源整合者,切实把教材内容,网络资源和社区实践多元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之中,不断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另外,教师还应该承担心理导师的作用,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给予他们必要的情感支持与学业指导。通过多重角色转换,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推动大单元作业的高效落实。
  3.2 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
  为满足县域高中大单元作业落实的需要,学生学习方式需要随之革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与建构知识,并通过项目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学生还需掌(下转第60页)(上接第61页)握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例如网络资源、在线课程、学习管理系统等,以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扩大学习的时空范围。另外,学生要养成自我监控与反思的习惯,并通过制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以及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等方式来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3.3 家校合作的加强
  家校合作旨在构建互惠互利、互惠互利、互利共赢的关系,使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上形成合力,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以家访,家长会,在线平台等为载体,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学习生活情况的前提下,交流他们在学校中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家长参与并不局限于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而是从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上进行引导与扶持。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来帮助父母提高对子女的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4 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是县域高中开展大单元作业的又一个重点战略。就教学过程而言,信息技术既能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工具,更能成为推动教学方式创新的媒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展示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并依据学生学习进度与能力给予合适的学习资源与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作业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正确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实施多样的作业类型并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县域高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未来,教育者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单元作业的实施方法,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魏萍.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高中单元作业整体设计[J]. 天津教育, 2023, (28): 52-53.
  [2]麻华龙. 立足单元整体教学 聚焦单元作业设计——浅析高中数学单元作业设计[J]. 试题与研究, 2023, (12): 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