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研究

【作者】 罗翠利

【机构】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对边境农村初中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其不仅能够帮助边境地区的农村初中生更好的去了解我国的党史和国情,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可以让新时期边境地区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得到全面的创新和优化,为党史国情教育真正融入到边境农村学生教育当中提供了支持。对此,在整个初中学生教育阶段,既要求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试着对学生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理念进行一定的创新。又要优化党史国情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着重为边境农村地区的学生打造和构筑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进而让边境农村地区的初中学生更好的去接受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并在接受党史国情教育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能够自觉的做到爱国,勇于和分裂国家、违反国家主权或则侵犯我国领土的行为做斗争。
  【关键词】 初中;边境农村;党史国情;教育方法

  从现阶段边境农村初中党史国情教育的形式来看,党史国情教育工作在实施阶段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其一,从党史国情教育的内容的选择上来看,一些边境地区的农村教师对于党史国情教育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平时的德育教育课堂上,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对党的一些革命历史事件的学习和了解,至于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以及我国现在的国情具体是什么样的等则很少向学生进行讲述和强调,导致学生在接受党史国情教育时,往往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些党的革命历史,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史国情教育的效果。其二,则是在一些边境地区的农村,教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对于一些学科知识的学习,至于学生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不仅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研究,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少,同时也很少针对党史国情教育来展开具体的教育活动,导致边境农村地区对学生所进行的党史国情教育形式化严重。面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多个层面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创新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理念
  边境农村地区的教师在展开新时代的党史国情教育研究工作期间,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对传统的党史国情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边境农村地区的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党的历史和国情,才能真正意义上让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更有意义。
  党史国情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学生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始终在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健康茁壮的成长。对此,在展开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研究工作时,为了让研究更具时代意义,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其一,需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并将其贯穿整个学生党史国情教育。其二,分发挥教师研究党史国情的主动性,努力让边境农村地区初中教师能够更好的去开发和研究党史国情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从文化层面去不断的丰富和扩充党史国情教育活动的内容。
  二、创新校园传播途径,构建较好的党史国情教育环境
  教师在对边境农村初中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时,为了让整个教育工作的展开更具成效,突出党史国情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还需要从良好党史国情教育环境的构筑入手,试着对党史国情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一定的创新,选择能够提高初中学生对党史国情教育认同感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
  例如,教师在对边境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时,一方面,需要从提高学生对党史国情教育的认同感入手,试着在班级范围内扩大党史国情方面的宣传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开设和红色题材剧目相关的专栏、专题,构建红色校园文化教育的基地,并灵活应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网站等优势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从良好教育环境的打造入手,试着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入手,重视红色文化在党史国情教育当中的比重,多选择一些红色文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来让红色文化内容充当起对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的职责。比如,一些红色影视作品当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便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红色影视作品,以此来达到对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的目的。
  三、构建信息交互平台,不断优化党史国情教育的形式
  在边境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能与外界联系的工具和手段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他们接受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大多来自教师,从教师的口中去听取一些党史国情方面的内容。很显然,这样是不利于边境地区农村学生更好的接受党史国情教育的。对此,需要教师创新优化学生党史国情教育的形式,试着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信息化的交互平台,借助信息化的交互平台来让边境农村地区的学生积极与外界取得联系,更好的接受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
  例如,教师在展开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研究工作时,一方面,需要从密切学生与外界的联系入手,试着借用互联网平台在全校范围内搭建信息化的交互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在信息化的交互平台上去接触和了解更多在课堂上不曾接触的党史国情教育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于党史国情教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则需要对边境农村地区的党史国情教育的途径、载体进行完善补充。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思想政治课或德育课上,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党史国情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党史和国情。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相关党史国情教育的机制
  在整个边境农村地区的学生教育当中,想要让党史国情教育工作的展开更有意义,还需要努力教师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试着对完善相关的党史国情教育机制,并严格利用教育机制来展开党史国情教育工作,借此来让边境农村党史国情教育工作始终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例如,为了让边境农村地区初中党史国情教育工作的开展更有效果,一方面,需要努力提升教职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党史国情教育的研究能力。在此期间,不仅需要教师努力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党史国情知识,合理规划和展开学生党史国情方面的教育工作。比如,试着将党史国情教育与学生思政政治方面的教育进行关联,多试着将党史国情教育的呢绒融入到学生思政政治方面的教育当中。同时还需要积极参加由教育部门或则学校所组织举办的各类党史国情教育培训活动,进而在接受教育培训中获得提升和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完善相关党史国情教育的机制,有效利用所制定的教育机制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让整个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更加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效避免边境农村地区初中党史国情教育工作的开展阶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将党史国情教育作为新时代边境农村地区初中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来展开,其不仅有效满足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教育的一般要求,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提升与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边境地区农村的教师明确找到正确的价值目标和人生前进的方向,并利用自身的价值观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学生逐渐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鉴于此,在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当中,既需要教师创新优化党史国情教育的形式,切实在学校范围内加快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试着利用信息化交互平台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要重视自身的建设与提升,在完成相关党史国情教育的机制基础上,试着努力提升自身党史国情教育的能力,以此来为边境农村初中新时代党史国情教育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媛枝.项目式学习让校园党史教育“火”起来[J].人民教育,2021(19):58.
  [2]陈培瑞,信全.中小学党史教育课程定位及其目标设定[J].现代教育,2022(03):40-43.
  [3]朱芸.青少年党史教育学材设计的“三度”策略——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Z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