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作者】 马名伟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莆田锦江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学科渗透项目化学习策略,教师需要有整合创新意识,注重情境设计真实性、增加任务挑战性、关注活动融合性、突出训练系统性,都能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项目化学习包含诸多内容,教师要做好教学规划,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有不同期待,其训练效果也极为丰富。
  【关键词】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项目化学习是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也是学科教学方法应用系统,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渗透项目化学习机制。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比较有更多责任感,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设定项目学习任务,可以增强学生内驱力、探索力、合作力和思维力。项目化学习由多种任务组成,训练带有体系性,教师精选学习任务,创造更多活动契机,都能够确保学生顺利进入到研学环节。
  一、注重情境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教师设定一些项目化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注重项目化学习情境真实性。项目化学习以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给学生提供真实学习情境,解决学习难题。学生对学习情境有不同要求,这是重要学情,教师要给予必要关注。如果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环节,在实践操作中进入项目化学习环节,其调动作用更为显著。教师精选学习情境方式,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确保学习进程顺利展开。
  学生进入课堂之后,教师推出适合的项目化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展开匹配设计,可以形成多重启动,让更多学生自然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如教学《相交线》,教师拿出一把剪刀,演示剪纸动作,要求学生观察剪刀呈现相交线相交,学生对相交线有直观感知。教师布设学习任务:在平面上画出相交线,认识对顶角、邻补角,归结对顶角性质,验证邻补角互补。学生亲眼看到剪刀剪纸展示的相交线,结合教材内容阅读,开始进入到项目化学习环节。学生自行画相交线,研究对顶角性质,利用剪刀剪纸验证邻补角互补,其研学行动进展顺利。学生学科思维顺利启动,其学习效果逐渐呈现出来。项目化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进行必要的辅助指导,特别是现场操作,给学生带来直观观察机会。学生进入到项目化学习任务执行环节,借助多种辅助信息展开研学行动,逐渐找到学习路线,研学进展顺利。学生研学积极性被激活,这是最为关键的,项目化学习程序自然启动。
  二、增加任务挑战性,提升学生学习探索力
  项目化学习以任务形式呈现,教师要做好内容筛选,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研学活动,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研学品质。如果能够增加一些带有挑战性项目任务,教师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能够为学生带来研学机会。学生学力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在项目化学习设计时需要做全面评估。项目化学习有自身特点。学生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有主动探索的意识,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判断,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性。
  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时,教师要对难度系数做科学评估,为学生创造更多研学机会,以提升项目化学习效率和品质。如教学《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关注。学生对平行线性质有了一定认识,教师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a、b,然后再画直线c与平行线相交,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并利用量角器测量其度数,得出相关结论,看谁操作更为顺利而准确。学生对动手操作任务比较感兴趣,开始规划操作方案,教师及时指导,提出多种建议,帮助学生自然进入研学环节。学生刚刚接触这些新概念,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接受过程,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形成内化。教师设定项目化学习任务,学生回馈积极,其操作顺利,思维对接顺畅,学习任务落实到位,整个学习过程自然而高效。教师设计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项目学习任务,学生参与研学的热情更高,从操作探索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更为深刻。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增加一些竞赛内容,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形成学力。
  三、关注活动融合性,强化学生学习合作力
  学生进入融合性学习活动之后,教师要有布设和组织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方法支持,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行动,在多重合作互动中形成综合学力。学生对合作互学活动有更多期待,教师要做好科学规划,对项目化学习任务目标进行合理设计,优化合作活动程序,以提升项目化学习效率和品质。项目化学习带有体系性特征,教师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多种致因。
  教师对学生学力基础有清晰认识,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展开教程安排,可以提升教与学的契合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如教学《平移》,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平移,但其经验积累存在不少短板,与初中阶段学习内容有一定差异,教师对此需要做细致的学情评估,设定学习任务节。首先,教师设计生活观察任务:在生活中可以发现一模一样的图形,搜集一下身边相关案例。学生对生活中常见图形进行细致观察,找到不少案例。如衣服上的图案、黑板报花边、教室内多盏吊灯等。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平移手段绘制平面简图,对平移概念进行验证。“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和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这是平移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分析概念内涵,找到操作方向,研究图形绘画路线。经过一番探索,学生对平移概念有了全新认识。教师利用项目化学习任务进行具体调度,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学习,其探索行动逐步拉开。
  课堂教学需要更多新鲜教法的支持,项目化学习不仅为学生创造深度学习机会,也为教师教法创新创造条件。项目化学习具有丰富内涵,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大环境下有广泛应用,教ff师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展开教学设计,组织更多项目化学习活动。学生对项目化学习有更多责任感,这是难得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要求展开设计,其历练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马丽.初中数学中的跨学科项目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21(06):35-37.
  [2]储卫卫.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J].教书育人,2022(01):57-59.
  [3]储卫卫.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华夏教师,2021(09):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