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

【作者】 袁明雪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调查目的及原因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调查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二、调查时间地点及方法
  调查目标: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不高,而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调查时间: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调查地点: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调查对象: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以学生答卷调查与听课观察为渠道,调查问卷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教学的侧重点来拟定。低年级是拼音识字教学问卷;中年级是作文教学问卷;高年级是阅读教学问卷。通过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实反映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缺陷,才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
  三、调查结果
  读书方面:大多数学生课外书籍阅读较少,基本没有读书笔记,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较少。
  教师课堂教学方面:教学语言贫乏无感染力,大多数老师不进行口语交际,基本不开展课前说话。
  作业布置:基本上没有开放性课题。
  四、调查内容及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调查问卷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
  课本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学生唯一的发布者,教师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学设备落后,没有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没有沟通课堂内外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也不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传统的被动、基本上属于单向接受的学习方式。
  在对语文教师的调查了解中发现,课堂中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跟学习小组讨论学习上问题的老师也寥寥无几,就算有,老师和学生认为大都是流于形式。由此可见,现在,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听讲—背诵—练习。课堂上出现三个偏重,一是偏重于灌输,二是偏重说教,三是偏重于考问。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明显的带有被动学习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三)缺乏教学艺术
  在问卷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上语文课,重要的原因就是,语文老师上了太死板,无生趣!甚至有同学认为老师的知识不渊博,讲话不风趣幽默,教学语言贫乏,上课只讲课本上的知识,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只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摆出一副高姿态俯视学生,不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也没有想办法调节课堂气氛,不懂的赞赏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只让学生尊重自己,而不去尊重学生。
  五、解决方法
  (一)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
  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是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又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要善于鼓励评价学生。
  我们都知道,鼓励是教师的法宝,是最有效的润滑剂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的目光,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励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之间距离。教育的艺术在于鼓励和鼓舞,这样,学生可以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中与老师、同学产生心灵的碰撞,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和同学争辩,敢于和老师讨论,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同时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纠正别人的错误。
  (四)学习方式多元化。
  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学,如把课本里的内容通过讲故事、小品、话剧等形式展现出来。开展各种比赛,例如:动手操作、实验、画画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低年级教学要寓血洗于游戏与活动中,创设学习情境。
  (五)作业形式也应当丰富。
  不要拘泥于客观的作业,不要拘泥于课本,多开展一些主观的、开放性的、开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其创造力的活动。例如:手工制作、画画、讲故事、查资料、活动性作文,应该比书面性作业明显增多,这样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1)、潜心引导,培养阅读兴趣。从课本内容诱发阅读兴趣。(2)、教师以身作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言行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如果老师经常跟学生谈论自己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那将会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七)教师本身应该加强学习。
  当课堂死气沉沉时,很多老师只是一味的埋怨当今的孩子太难教,而没有从根本上查找自身的原因。应该用发牢骚的时间去研究怎样才能把一篇课文上的生动有趣,是学生爱学,或者多用些时间看些书来充实自己,当今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而是教师必须是一条河流。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一个知识渊博、教学风趣的老师,而只有教师本身知识丰富了,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征服学生。教师要用心施教,只有这样,小学活跃的语文课堂模式才能建立起来。
  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生应该是兴高采烈而不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而非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而非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强而非越来越弱。因此,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自己教和学的方式,特别是教师要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自己的心理素养都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逐步建立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汇编》
  [2]《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10月编印
  [3]《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