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作者】 王席席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才的核心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培养这些核心素养中的应用与效果。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教学实践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也是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塑造与提高。其中,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是学生在未来信息化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深入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效果,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信息意识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这种以任务为核心、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这些任务不仅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还带有一定的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具体任务。例如,让学生针对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细致地整理、深入地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份详实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有效地检索信息,还提升了他们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分析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过程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信息的价值,为未来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基于探究式教学的计算思维培养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来解决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定开放性问题或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和探索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编程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排序算法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编写代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计算思维的核心要素,如抽象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等。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学会了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并通过算法和程序来高效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业与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培养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完成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设计和实施跨学科的项目,例如打造独特的数字故事、创造新颖的互动游戏,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项目的进行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多种数字化工具的操作技巧,更能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高效学习和持续创新。此种学习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和表达各类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逐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并勇于尝试全新的方法和策略,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项目式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也能为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基于情境教学的信息社会责任培养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真实感强烈的场景里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模拟网络安全事件,如网络钓鱼、信息泄露等情境,或网络道德困境,如网络欺凌、侵犯隐私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又能在思考和讨论中明确自己的信息社会责任,提升法律意识。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在未来的网络活动中自觉遵守相关法规,积极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一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将教学重点转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相信,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立足提供坚实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具备高度信息素养的未来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张民彬.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23,(01):120-122.
  [2]陈春英.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