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探究
【作者】 陈 祎
【机构】 福建省福清东张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改革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历史教育更加贴近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本论文将探讨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高中历史;“三新”;改革;实践探究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联动改革之下,高中历史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更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目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青年一代。
一、“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创新高中历史教学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见和建议
(一)整合教学资源,挖掘课程内涵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文化遗存等,这些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积极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亲身体验历史的痕迹,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程内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思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应当注重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探究历史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以及探讨历史思想的影响和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预测未来,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当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民族问题等,并联系历史上的类似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关键,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让他们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让他们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情境模拟,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完善评价体系。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为教师提供准确的教学反馈。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教师应当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应当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评价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更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教师还应当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历史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忠浩.问题链驱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33):76-79.
[2]刘曼.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3(27):99-101.
[3]林长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高考,2022(11):36-38.
【关键词】 高中历史;“三新”;改革;实践探究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联动改革之下,高中历史教学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更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目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青年一代。
一、“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创新高中历史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创新高中历史教学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中历史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三新”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见和建议
(一)整合教学资源,挖掘课程内涵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文化遗存等,这些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积极开发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亲身体验历史的痕迹,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程内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思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应当注重揭示这些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探究历史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以及探讨历史思想的影响和意义,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判断能力。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预测未来,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当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民族问题等,并联系历史上的类似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关键,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让他们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让他们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情境模拟,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共同进步。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完善评价体系。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为教师提供准确的教学反馈。在“三新”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教师应当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应当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评价结果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更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同时,教师还应当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历史教学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忠浩.问题链驱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33):76-79.
[2]刘曼.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3(27):99-101.
[3]林长春.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高考,2022(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