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福寿

【机构】 青海省湟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素养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项目式教学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借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 物理课堂;项目式;策略探讨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生活教学,是一种实践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实施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项目、分配成员、优化评价的同时要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着眼素养。为了在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初中物理学科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得到更加高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对项目式教学展开深入探究,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将其落实,为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和育人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一、项目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有三大观点,分别是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其中,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事物做出的表征,而是学习者根据现实情境通过自主认识和理解对新事物赋予的意义”;而学习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认识世界并且对世界的定义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且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观是立足于学习观以及知识观基础之上的,教学观认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脉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注重让其开展自主学习、自主知识建构。
  二、目标催动,科学设定任务点
  要想有效保障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实效,首先需要科学确定项目目标,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物理学习情况,合理设定项目目标。同时,其应当借助对教学重难点的科学判定,最终明确课堂教学中需要涉及哪些项目,对学生要掌握的项目展开合理评估,保证项目教学目标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前能大致了解最终目标,为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明确方向。
  三、构建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问题情景的核心在于问题的设置,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使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在此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是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总结问题获得的,因此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高。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与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高度契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自主、自发地在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灵活运用知识,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较大帮助。
  四、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加强项目过程趣味性
  学生兴趣点在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到学习乐趣的情况下实现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项目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是如此,项目任务、项目内容、项目过程中学生兴趣点的融入渗透,都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教师保证项目式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最终效果。为此,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项目式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中合理渗透学生的兴趣点,让项目过程中的趣味性得以加强,从而提高项目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让项目活动实现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助力。
  五、基于信息技术,营造项目情境
  项目活动更注重学生参与过程,以往以物理实验为核心的教学课程,虽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但项目式教学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践学习。与传统实验教学相比,项目式教学更具有效性和实践性[3]。所以,教师应合理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以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为主,结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制定教学计划,以此保证项目式实践活动的有序实施。基于初中生学习特点,趣味性项目活动更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意识,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设备,创设物理情境,利用更具创新性的项目内容吸引学生关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此确保项目教学充分落实到实处。
  六、强化学生良好协作意识,加强项目的有效助力
  开展项目式教学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加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还有对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渗透,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项目式活动的开展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训练,缺少良好协作意识的渗透,让项目式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任务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让项目式教学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七、重点突出渗透科学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知识传承相比,发展思维是教育更值得追求的目标。为解决以往助学案设计中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弊端,笔者在助学案中适时加入科学思维的相关内容,在讲授思维方法时以科普口吻逐渐渗透科学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授之以渔”。如在科学猜想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笔者在助学案中写道:猜想和假设的形成并不是随意的、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某种科学依据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的,请结合今天所学的三种功及大家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科学猜想。此举有效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即猜想需要基于一定的事实依据,而不是天马行空。
  项目化教学是一个由任务进行驱动,对问题进行持续性探索和分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所有的知识、能力、品质等,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以项目化教学为依托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把握好项目化教学的意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项目、以教学为核心的实践性项目以及以评价为辅助的互动性项目来深度挖掘项目化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的历程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过程的深刻理解,强化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与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扬.基于微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J].文理导航(中旬),2022(10):34-36.
  [2]田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项目学习实践探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