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与研究

【作者】 高玉琴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杨家庄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研究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和实践策略,以此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逐渐认识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尝试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进自身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分析,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小数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注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减少对学生的限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内容并不是都适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明确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确保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注意分析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较为好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解《球的反弹高度》一课时,应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计算同一种球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知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2.教学内容的适度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适度性进行分析,以此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分析,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控制,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知识点难度较高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探究能力,并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保证教学内容难度适中,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3.教学内容的渐进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这对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就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渐进性,在工作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内容的渐进性能够引导学生由理论知识的学习向着探究能力提升方面努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确保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情境教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应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并不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不理想。借助情境教学法开展工作,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2.减少对学生的限制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在工作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明确自身所扮演的引导者角色,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注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分组工作,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合作,避免直接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以此,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协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对《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进行讲解时,应注意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检验计算的结果,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的技巧及规律。
  3.鼓励学生实践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理论知识讲解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例如,在《校园绿地面积》一课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带领学生对校园绿地进行实地测量,并引导学生利用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对绿地面积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保证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三、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1.革新教学理念
  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注意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明确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优势,并积极在工作中应用该模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重视学生的反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帮助极大。
  2.创新教学手段
  在以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教学手段死板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认可度较低,甚至会抵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注意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合理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对教学手段进行革新,提高课堂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
  3.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小学学校要想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能力。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学校应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树立教师的责任意识,帮助教师借助探究性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改进。
  4.改进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注意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进行改进,摒弃终结性评价,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保证教学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以此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好铺垫。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的同步提升。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工作中应明确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优势,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等方式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水平,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J].郭学勤.求知导刊,2020(50)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姚亚聪.新课程,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