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升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艳玲 鞠晓峰 王占丹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职业中专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弱,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加强实用性和趣味性等手段,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最终,本文提出了针对职业中专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职业中专的数学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在许多职业技能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工程技术、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职业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数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然而,在职业中专教育中,数学教学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由于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且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教师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职业中专的学生通常来自学业成绩较为普通的群体,他们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数学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无关。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多种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现状反映了当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展现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中专的学生通常在入学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不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也导致了他们在接受进一步的数学教育时遇到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表现为对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数学思维不严谨,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必要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时难以将数学知识有效应用,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技能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常常存在与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往往以传统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忽视了与实际职业技能的结合。例如,尽管职业中专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需要运用数学进行数据分析、成本核算或技术设计,但教学中却缺乏这些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这种不匹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当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偏向传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许多职业中专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而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往往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别需求。
最后,一些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不足,导致他们在将数学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时存在困难。此外,职业中专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辅助材料,使得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时受限。这种资源匮乏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脱节。
三、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对策
(一)增强教学内容与职业实际的结合
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是职业中专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领域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真实工作场景,如工程设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等,使数学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跨学科合作,这是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结合的有效方式。数学教师可以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跨学科项目,将数学问题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提升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课堂管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实践导向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例如,通过实验、模拟、项目制作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互动与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将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竞赛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小组合作还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与资源支持
教师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帮助他们了解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对数学的要求,从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的能力。
教师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或教研组,教师可以定期交流教学经验、分享优质资源,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也可以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共享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慧云.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现代农村科技,2021,(07):92.
[2]高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8,17(07):88-90.
[3]陈祥修.职业中专数学薄弱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28+30.
【关键词】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职业中专的数学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在许多职业技能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工程技术、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职业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数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然而,在职业中专教育中,数学教学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由于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薄弱,且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教师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职业中专的学生通常来自学业成绩较为普通的群体,他们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数学与自己的职业发展无关。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多种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现状反映了当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也展现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中专的学生通常在入学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不佳,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信心,也导致了他们在接受进一步的数学教育时遇到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表现为对基础概念理解不透彻、数学思维不严谨,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缺乏必要的逻辑推理能力。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职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时难以将数学知识有效应用,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技能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常常存在与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往往以传统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忽视了与实际职业技能的结合。例如,尽管职业中专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需要运用数学进行数据分析、成本核算或技术设计,但教学中却缺乏这些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这种不匹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当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偏向传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许多职业中专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而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往往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的个别需求。
最后,一些教师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培训不足,导致他们在将数学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时存在困难。此外,职业中专的教学资源相对有限,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辅助材料,使得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时受限。这种资源匮乏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脱节。
三、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对策
(一)增强教学内容与职业实际的结合
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是职业中专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领域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真实工作场景,如工程设计、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等,使数学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跨学科合作,这是进一步推动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结合的有效方式。数学教师可以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跨学科项目,将数学问题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能提升解决实际职业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课堂管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实践导向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还能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例如,通过实验、模拟、项目制作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互动与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将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竞赛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小组合作还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提升教师职业教育能力与资源支持
教师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尤为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帮助他们了解各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对数学的要求,从而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的能力。
教师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组建教学团队或教研组,教师可以定期交流教学经验、分享优质资源,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也可以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共享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慧云.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现代农村科技,2021,(07):92.
[2]高峰.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8,17(07):88-90.
[3]陈祥修.职业中专数学薄弱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