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略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 李可红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新场镇永高小学校
【摘要】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核心素质的培养。“双减”下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学习方式,简化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要切实落实减负、提质、增效的理念,营造优质的教室环境,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强化课程的学习技巧,全面提高整个课程的学习能力。【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要深入理解“双减”的要求,培养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逻辑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在探究课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的教学,充分发挥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提质量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程探索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充分运用“双减”的“协同”思想,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点的探究,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整体能力,使其能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预习、学习、复习的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学习思想,培养课程探究思维,积极开展创新性、趣味性学习活动。突出“双减”政策下的数学教育实效,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探究学习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从而为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要运用“减负”、“提质”的思想,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教师要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科学思维,并通过对知识进行探索和运用,使学生能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对数学的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真正地从教学方式的扩展中获益。“双减”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注重学生成绩,而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应对新问题、新挑战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质,并充分发挥“双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实施“双减”的要求。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数学认知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应结合“双减”政策,针对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特征等,科学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和指导,从而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念,拓展数学学科认知。在抽象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课程学习的整体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扩展自己的数学认知,进行扩展式的学习,从而提高整个课程的整体质量。
比如,在学习数学知识,概念、意义、法则时,要运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录像,掌握分数乘法的具体方法,使其在愉快的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交互式、信息化的数学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能力[1]。
(二)倡导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应提倡开展合作式的学习,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分析、思考、解答等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育的功能。
此外,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优化知识的学习途径,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凸显其价值。比如,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混合运算”的学习时,要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应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混合计算的方法和方法,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观念。
在不同的学习小组里,同学们都能熟练地运用混合计算的规则。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第一,针对具体的学情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数学的概念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第二,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方式和技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对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通过对学习结果的探讨,分析遇到的数学困难,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与教师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开放环境,优化教学评价效果
“双减”是指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提升了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积极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认真贯彻实施教学评估,使学生在知识点探究中提高综合学习技能,提升课程学习动力,彰显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作用与价值[2]。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圆”一章时,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并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培养数学学习思想,从而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增强了数学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实施数学教学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使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结语
总之,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切实贯彻“双减”方针,合理开展创新性、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逻辑和意识逐渐形成,培养良好的学科思维,积极开展高质量、多样性的数学知识探究活动,提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为构建高质量的课堂环境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尹浩.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04—105.
[2]张思敏.双减政策下利用信息科技助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