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个人体会
【作者】 岑南坤
【机构】 贵州省册亨县者楼镇红旗小学
【摘要】【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为兴趣而自主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途径,课外阅读主要是学生为需要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如今小学生课外阅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课外阅读则是指教材以外的辅助性阅读、自主选择的各种作品的阅读,这种阅读大多是在课外由学生独立完成,下面我谈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个人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2、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课外阅读不仅对阅读能力有重要影响,也能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计划、有目的地读能够促进写的发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读与写的相互关系。因为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并且熟练各种写作方法、技巧。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有内容、写得好的学生都储存了大量的素材。而这材料除了来自生活,另一个来源就是书籍,来自阅读。因此,喜爱阅读的学生写作能力往往很强。可见,课外阅读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当然,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有效的阅读方法。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有收获,有提高。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摘抄,不记笔记,不写心得评论,终归不会有太大的用处。因而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用的。读书笔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摘录式,一是心得式。作摘录式的笔记可以摘抄书名、内容提要、文章主要观点以及优美词句等,进行知识积累。心得式笔记是把阅读的要点及心得体会记下来,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材料,进而通过仿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作读书笔记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理解积累的资料,使积累的资料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这样用时才得心应手,派上用场。另外,积累的材料要注意应用到学习中去,使其转化为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的它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合理地指导,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撑起阅读的一方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