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作者】 张光涛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就催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爱贪玩而学习成绩差;有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讲究卫生;有的缺乏热情、爱心和同情心;有的迷上了网吧、偷盗等不良习气;有的自私、冷漠、性格孤僻;有的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有的胆小;有的情绪易冲动而经常与同学打架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下面就谈一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教育问题。

  一、开展相关法制安全讲座,减少儿童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易受到广播电视及犯罪团伙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故频频发生。学校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使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从而大大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事故的发生。

  二、开设适当的心理教育课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通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外出父母甚至一年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断,致使这部分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气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适时对这类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使之充满自信,学会理解,关心别人,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充分利用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给与这些孩子特殊的关照,消除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这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学校实行寄宿制模式,是最有效的措施。

  留守儿童白天在校学习,放学后返回监护人家,这段时间就成了学校教育的盲区。有条件的学校可动员家长和监护人把孩子送入学校寄宿。学校可以在生活上对这些孩子进行照顾,同时可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降低辍学的风险,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交技能。寄宿制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健康成长,使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的监护、照顾和关爱,使这些孩子感到学校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四、实施帮扶制度。

  学校和班级,努力创造条件,让留守学生从中体会到家的温馨。教职工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三或一帮四。这些帮扶老师还和留守学生合影,学校将这些合影相片贴在“留守儿童之家”里。这些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们经常找孩子们谈心,对他们进行定期家访,通过与监管人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了解留守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共商教育管理的具体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留守学生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各班应成立留守孩子“爱心小组”,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个人与一至二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留守学生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五、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定时联系沟通。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我认为,家长要要多跟孩子交流,经常给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有条件的,还应让留守孩子和家长进行视频聊天,同时也让孩子能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享受一下久违的亲情。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也是教师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对留守儿童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这些孩子能顺利地走过这段艰难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