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理念
【作者】 牟 春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明月乡中心校
【摘要】现代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而英语知识散碎性又意味着记忆的不断重复性。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设计行之有效、富于独创性,以此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文章认为英语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优秀设计者和组织者。【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语言知识为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教师主要围绕“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满堂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疲于记忆;教师主要担当着一名英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笔者认为新课程目标下,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为英语教学活动的优秀设计者和组织者。
一、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英语教师通过言语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从而形成英语运用能力;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倾向和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学习者自身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讲,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
在英语课中,“我们应当做的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他们关于语言的知识。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也就是说,英语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掌握语言知识,而是靠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对英语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教学是以言语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获得言语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的本质是通过开展言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确立“基于实践”的教学观
基于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课可被视为言语实践课。言语实践课中,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言语实践。言语实践,是学生的实践,要求学生“事必躬亲”,教师是“讲”不出学生的能力来的。言语能力是“习性”的产物,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习得”强调的是言语主体的“亲历性”,这种“亲历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课堂综合环境(language settings),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target language)教学,用好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强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广泛的教育资料,拓展学习渠道。
四、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就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求知欲。
2、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在此过程中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巩固他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
3、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⑵有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
4、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为了担当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英语教师必须对“什么是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它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的,以获取言语经验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主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为主要构成成分,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激发为前提,以学生对言语的亲身体验为基本要求,以真实的人际交往为表现特征,以学生认知、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国魁.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尝试与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1,Z4
[2]陆金梅.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