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初中英语复习课活力四射

【作者】 葛翠玉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杭州路中学

【摘要】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英语课有活力,就要持续不断地给学生新鲜感。方式翻新,方法创新,都能不同程度地给学生新鲜感,使学习的过程打动人心。
【关键词】翻新;创新;思维;生活;活力
【正文】 

  要想使课有活力,就要持续不断地给学生新鲜感。方式翻新,方法创新,都能不同程度地给学生新鲜感,使学习的过程打动人心;而内容设计富有思考性,更能促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沉浸在探索新知、追求能力及品位新提升的乐趣中。如何让英语复习课充满活力呢?

  一、注意课与课之间方式上的翻新

  每日艳阳高照也未必总令人开心,再美的歌曲也不能老听,再香的菜肴总会吃厌,再好的地方也不能老呆在其中不出去逛逛。人人需要得到及时调节。同样的道理,再好的课堂模式也要准备有多种变换方式以供交替使用。比如导入环节,假如前一次课是以严肃性、科学性较强的疑问激趣法导入的,这一次课就可考虑换用融知识与活动为一体的游戏、比赛法导入;昨天用的是有声语言引人入胜地导入,今天就可尝试以无声的板书呈现错句、错题吸引学生眼球;大部分时候用生动直观、容量较大的课件导入,偶尔也别忘了用用传统的朗读、背诵、默写检查法开始……注意到形式,尽管有时只是来得及讲究一下方式上的翻新,感觉复习效果也会大有改观。

  二、方法创新

  1、“我来做老师”。请学生尝试做小老师,复习基本短语、基本句型,讲评试卷等。课上在基础较好的那部分同学中随机抽学生到前面做“老师”。目的是复习基本短语、基本题型。学生准备得认真,有的也称的上作风严谨,应该说效果不错。

  2、“两两单挑”。目的是复习错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人都有竞争的意识,让学生互出错题,同桌“PK”,紧张、刺激

  3、“故事接龙”。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综合提升能力。将复习的重点短语和句型以听写方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按座位顺序一人一句口头编故事并尽量用上所复习的知识点。看谁反应快,句子准确而且有趣。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感兴趣,不善于开口的学生也不得不讲英语了,复习过程扣人心弦,效果明显。

  三、理解复习活动的重大意义,保证教学内容富含思考性

  1、理解复习活动的重大意义。复习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零散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将淡忘的知识熟练化,补齐所缺的知识使自己全面化;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归纳、总结、提炼英语语言现象,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则、规律,然后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创造言语,表达感情,描述生活,描述世界;中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处处有考场,要通过研究考试题型,总结应对策略,加强专题训练,勇敢接受人生第一搏的考验,学会准确化、系统化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2、营造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培养英语思维。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际语言来学、用早已成为一种定势,而交际的前奏就是思维。语言是真正直接与思维联系的:把人思维后的结果及过程记录下来,这样才使交流成为可能。要真正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要具有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就要力争使英语使用生活化。试想,为什么我们学汉语比学外语要容易得多?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母语语言环境,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浸泡”在英语当中,尽可能地创造用英语说的环境。

  (1)、在英语复习课上我自己坚持英语口语的运用,坚持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并尽量用英语讲解习题、考题。教师对教过的词用得多、用得熟、用得活,有助于示范学生将学过的词用得多、用得熟、用得活。

  (2)、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质疑。

  让学生在头脑里尽快进行英语思考和提问的准备,有意地引导学生用英语提问和用英语表达自身的需要。以前这一切可能仅留于会话,复习课就要求会拼写、会笔头应用,使英语提问和表达进一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和习惯,逐渐深入到思维活动中去。

  3、结合阅读训练,让学生在思考中享受文本。

  如今时代真可谓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世界大融合、人们频交往,大量资讯、各种信息需要人们快速、及时地接受、处理,未来对人阅读能力的要求会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经常、甚至每天进行阅读训练。

  多练是对的,关键是怎么练:分成哪几个阶段?发动阶段怎么练、成熟阶段怎么练?什么时候精练一两篇、慢慢来,什么时候实行数篇连练、速练?

  通过听外籍老师上课,发现在阅读发动阶段我们应向外教老师学习:以故事导入法引入文本,“认识”主人公,思考话题;并不急于下结论说明选哪个答案错,选哪个选项就正确,而是让学生在试读中先自己感受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想法;逐段归纳段落大意,根据学生遇到的障碍决定教师的讲解需要,根据讲解需要随时绘图示意故事情节与进程,讲解难解词语的意义,辨析选项词与干扰词的异同;不断提问、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梳理作者思路、揣摩作者观点,提炼文章中心思想,联想自己和身边的人;最后才核对每题答案。我感到这样上阅读课,似乎令人忘记了是在进行阅读训练,阅读文章显得很有趣,教师和学生简直就是在享受阅读过程。在经过一定的文本处理训练阶段,让学生学会享受阅读、读成习惯、形成用英语阅读的一定能力之后再放手让学生每日自主训练以致进行数篇连练,才会事半功倍。

  总之,我们在平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上好英语复习课。使学生不仅能够取得中考成功,而且获得聪明的头脑、幸福的人生,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6

  【2】杨燮君,中学英语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3】黄子成、谭洁梅,中学英语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4】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