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 王淑贞

【机构】 青海省化隆县谢家滩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1、营造有利于课堂问题意识形成的情感氛围

  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一是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讽刺和挖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达问题

  明确表述所发现的问题,不仅使研究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且也使别人对该问题的核心有一个初步、大致的了解。例如同样是对光的本性的疑问,以下两种表述的效果就截然不同:

  “光线究竟是什么?

  “光线是否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

  前者强调的是语气,但物理学内容没有涉及,别人无法知道该问题的主题是什么。后者是牛顿在《光学》一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它精练、明确地表述了对光的本性的疑问。“物体”、“很小的”、“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等语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把光线的本质、尺寸、来源等看法讲得非常明白。

  物理学中经常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清楚主题,讲清楚要表述的物理规律的内容及该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

  3、以问题意识为纽带进行物理课堂教学

  (1)通过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所以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每个物理教师必须重视的。通过问题引入新课题是进行新授课教学的形式之一。我认为通过提问引入新课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问题解答的渴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实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动”字上见物理,做到动中有思、思中有动、动思结合,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的发展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发现规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探索性实验,如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在演示过程中,可对学生提出下列问题:

  (a)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周围有电流吗?

  (b)在观察三个演示实验中,分别是什么量发生了变化时,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吗?

  (c)能将三种情况的变化统一为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吗?

  上述只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应该说实验的目的,计划的实施,器材的选择,过程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获得,处处都是问题。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课本要求“舍掉开头一些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就这一叙述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除了开始的点比较密集,不便测量外,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吗?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有问题意识,而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解决发现的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能增强。

  (3)在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概念和规律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形成过程也各不相同,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和规律探索过程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所学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接触更多的就是解题了。解题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增强对规范学生的解题,创造性的解决较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较复杂的问题解题时,可提出下列问题:

  ①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根据题目的要求,我画出了其对应的物理图景了吗?

  ③物体受那些力作用?是瞬间效应、时间效应还是空间效应?还是都要考虑?

  ④用自己的语言把所用的公式表述出来。

  ⑤解出的结果有意义吗?符合实际情况吗?

  4、将问题意识向课外延伸

  (1)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

  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如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水面的油膜为什么是彩色的?日光灯与白炽灯发出的光为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形成看到现象就具有尝试从物理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2)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的同学也大有人在,所以结合课堂教学,可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如在讲电功率时,可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用电器的功率,并写出调查报告。天空是色彩斑蓝的,但天上的星星究竟是如何运动的?人类对太空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结合行星的运动一节的教学,我提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或上网查找资料,写出关于行星运动的论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在课外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