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点尝试

【作者】 庞绍妮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云山中学

【摘要】诚然,寻找一种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们教育者的追求和努力方向。本文从初中英语新课标理念和有效教学的相关理念出发,通过对实现“三维目标”串联,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预设生成和谐,有效挖掘学生动态潜能和实现感性理性破茧,有效推动学生质的飞跃的“三个实现”的教学策略分析,阐述了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偿试。
【关键词】有效教学;三个实现;英语课堂教学
【正文】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收获,并由此激起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每个英语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这一境界呢?笔者试图作了分析。

  一、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分析

  1.教学目标缺乏统一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很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却割裂了三维目标。过程、方法“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致使教育空洞、乏力。

  2.预设生成缺乏和谐

  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预设和生成冲突的现象: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这种教学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二,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效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效达成预设和生成一致;有效实现感性知识向理性思维的飞跃。因此,笔者对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作如下层面的探究。

  (一)实现“三维目标”串联,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新课标已试行多年,许多教师都知道新课标要求落实的是三维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只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深入思考。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通常只写出知识目标,而不提及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笔者尝试在备课时用列表形式分别列出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这三维目标,教师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的教学设计紧紧地围绕三维目标的整合而展开,从而更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

  (二)实现预设生成和谐,有效挖掘学生动态潜能

  1.“生本生成”撬动“师本预设”,使生成更有效

  (1)逆向生成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的动态生成与教师的预设相反的情况,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它视作故意与自己作对而不予理睬,而应积极地应对,正确疏导,把它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生活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教学效果将会显著提升。

  (2)发散生成法。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教学中,教师应处处捕捉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为他们提供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契机。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盘活所学的零星知识,“薄”积而“厚”发。

  2.动态抓捕课堂变化,收获意外,使生成更鲜活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的捕捉和巧用,对于英语新课程改革、转变课程功能和改进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捕捉和巧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每个意外都是真实的情境,都可以用来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们描述、叙述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英语当作真正的交流工具。当遇到意外时,可以结合教学对发生的“意外”巧妙捕捉和利用,若学现在进行时,可以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这些动作;若在学形容词,可以描述闯入的人和物;若在学定语从句,可以用定语从句来描述:“This is a bird that can fly high in the sky. He is a man who repairs TV sets .”在学征求意见的句型时,也可以结合意外让学生练习这些句型: Would you please not be late for class next time ? Could you 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Would you mind putting it away?等。把课堂上发生的意外和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课堂上分神的同学提了个醒。

  不同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学生,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平时,这些真实的想法常常因为超越教学计划,被个别教师视为“故意与自己作对”而不予理睬。其实,它们中间蕴含着无穷的价值。

  (三)实现感性理性破茧,有效推动学生质的飞跃

  1.真实情景感悟。真实的情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接近他们实际生活的事物,有时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不仅乐学,其思路也更开阔,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真正感悟了语言的意义与用法,加速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模拟生活创设情景。结合教材中有关日常生活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比如七上Unit 7主要学习谈论衣物、询问价格的语言知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衣服和鞋帽等,然后模拟创设现场购物的活动,把学生分成顾客和店员,比赛哪家店卖出服装最多,哪位顾客买到最多的衣物,引导学生把刚学的相关英语知识运用到交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要落实三维目标,倡导“以生为本”,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只要我们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做个教学上的有心人,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反思、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根据有效课堂的特征和英语课标的指导努力地去寻找、尝试解决的方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快乐地驰骋在英语课堂的海洋里,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这朵奇葩必将开出灿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程思《教学有效性的四个缺失》 《现代教学》2007年第10

  2.徐世贵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2003 北京开明出版社

  3.周银儿; 水荡成涟漪,石击生灵光——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新课程()2011年第04期 

  4.武德忠;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探索;新课程()2011年第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