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应考能力

【作者】 胡小军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地理教学中,应考能力方法多种多样,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梳理了六方面的训练,来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有效巩固、复习,提高应考能力。

  一、练专题

  考前的专题复习为平时易错的基本知识点的练习,如地理中常见的易错字的练习,像沪一泸,洲一州等;以及容易了昆淆的概念的区分,如时区一区时,东经一东半球,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一回归年,环境污染一环境问题等。考前专题也可以是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专题,如淡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资源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等,或是重大突发性事件专题,如苏丹红事件、印尼海啸灾难、菲律宾泥石流等,通过详细解析这些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发生的事件与地理知识间的联系,把考前复习上升到一品个新的高度,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二、练综合

  考前的综合练习可以是课本内知识点的综合,也可以是政史地的学科间综合c在针对某一区域进行分析时,可以广泛联系所学内容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如复习鲁尔区工业时,我们可以综合复习西欧及北欧的气候、洋流的性质与影响、地形、矿产、经济地位、产业发展及与中国的贸易联系、鲁尔区的衰落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区改造的启迪与借鉴意义等。又如,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开发的一部分,2006年全线贯通,对沿线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容易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知识分析新疆及西北地区。首先复习西北地区的范围、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工业、交通等内容;然后再复习有关新疆的社会发展历史的内容;最后复习50年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重大工程进展(如西气东输)时代背景、新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

  三、练答题速度

  高考中,答题速度是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答题速度的具体做法就是找一定数量的试卷限时做题,时间应控制在高考时间的70%左右。做完题目后,对照答案判断正确率,记下每次所用的时间,坚持两周,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c进行速度训练时应注意,所选题目前几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过容易,同时要坚持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去做,不要一次做好几份试卷,接着几天一点也不做。试想,天天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充满自信,这样的复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练准确率

  毫无疑问?高考取胜的另一关键因素是答题正确率的高低。提高答题正确率的练习可以和提高答题速度的练习结合进行。具体做法是:每做完一份试题,要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把错题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办法。如果是知识性错误,看看课本上相关内容,是属于记忆性的,还是知识运用性的,前者可反复记忆,后者可再找些相应题目练习掌握;如果是由于自己粗心大意造成的,争取在下次做题时克服。通过反复的训练去掉这样的错误,对提高答题准确率是很有好处的。

  五、练答题技巧

  答题技巧也是学生在平时应多加练习切实掌握的。通过考场上观察学生答题或在考后与学生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在考场上答题有下面几种情况:从前向后答型,从后向前答型,先易后难型,先难后易型,遇难停下思考型等。对于每个学生的答题习惯,笔者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尊重学生自己的做法。在这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9在以上几种做题顺中,应该取长补短,最佳的做法应该是:先先快速做完那些容易题,对于难题应合理分配时间,不能把时间全花在上边,以免出现难题没有做出来,容易题又没做的情况,能得到的分数要先得到。另外,在考试的最后十五分钟,一定要先暂时放下正苦苦思虑的难题,把需要往答题卡上涂的答案认真涂在上面,核对无误后,再继续思考没有做完的难题。这对每个考生是有很大益处的。

  六、练应考心理素质

  应考心理素质也是决定考试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考素质训练也应是每个考生重视的问题之一。例如,应考心理素质差的考生会在考试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双手发抖、头脑发昏发胀、思维迟缓、大脑一片空白、浑身直冒冷汗甚至还有些非常难受的胃肠反应等。这些反应往往发生在进入考场的几分钟时间,开始答题后一般会自行消失。消除考前的紧张反应,最好的办法是改变对考试的看法,把平时的考试当成高考来对待,把高考当成平时的普通考试,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应考,肯定不会紧张得手直抖的。另外,进入考场后,可以做几次深呼吸,能很快缓解紧张情绪。在每场考试结束后,尽量不要去谈论已经考过的内容,特别是相互之间对答案,这是考生应坚决避免的坏习惯。事实上,考过的科目对错已成定局,再谈论也不能改变事实,过多关注只会影响下面的考试。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每考过一场后,要想办法放松一下自己,如去有绿色的安静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为下一场考试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