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想象 放飞梦想
【作者】 皋 松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基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想象力是儿童绘画固不可少的属性,更是儿童画创作的重要成分。想象力源于见多识广,对周围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印象积累越多,就越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当然,培养想象能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创设条件,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学生入情入景,才能让他们插上美丽的翅膀,翱翔在想象的广阔天空里。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在尊重学生主观想法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小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没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融人故事中,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投入,如在上《树上树下》这一课时.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小鸟的生活习性,以激发兴趣和启发想:“这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因为鸟儿们要在这里举行竞技大赛呢!它们都看望将自己最拿手的技艺展示出来。夜莺的歌声最嘹亮了,所以它表演唱歌;燕子造的窝最坚固,它给大家表演造窝;啄木马是大树的好朋友,专给大树治病,它表演的是给大树捉虫。还有麻雀、喜鹊——它们都给大家表演各自最拿手的……”“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喜欢小鸟吗,(生:喜欢),那我们一起来学画可爱的小鸟好吗?”(师示范画)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动态,学生掌握了鸟的基本画法后,我启发学生:“你们看课本中小朋友画的小鸟巧玲珑多生动有趣,他们有的画……有的画……,同学们,你们准备画鸟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一个个认真地思考起来,有的说:”我画小鸟造窝!”有的说:“我画小鸟在唱歌”’、“我画鸟妈妈给小小鸟喂食!”、“我画鸟儿在找吃的!”、我画……他们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惟恐老师不叫自己。开始作画了,小朋友有的边画边手舞足蹈,有的在笑着自言自语,有的却表情严肃地画……他们都沉醉在自己想象的天地里。
二、拟人化的表现也能发展想象力
小学生喜欢让静止的物体赋予生命,画的房子会飞,树会说话,这种拟人化的观察和表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在《太阳月亮》一课中,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太阳,使他们体会到画画的快乐。在画的过程中了解到太阳是由基本形——圆形和四周的光芒组成的。自由画完后观察讨论谁画的太阳最有趣,最美?为什么?从各个角度去想想太阳的变化,说出各自与众不同的想法。问:“大家想一想圆形能画什么人的脸?以拟人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说:“太阳像公公,笑眯眯的。”有的学生说:“太阳像爸爸或是妈妈。”又问:“太阳光芒用直线画以外,还可用什么来代替?用四季变化来看,春天的太阳光芒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树叶,花环。”有的学生说生:“像一串水果,糖葫芦。”问:“早晨,中午,晚上的太阳又像什么?”再问:“除此外可以用点,线,面或其它图案的形式来表现太阳。”师生一边讨论,我一边适当示范,对学生有一定帮助。教师通过启发谈话,让学生联想,想象出太阳的不同形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及观点,予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在指导作画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个性化较强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表现:如个别学生线条感较强的作业,可以运用重彩线描的形式表现;个别学生色块感强的作业可以运用色块关系进行描绘,从而增强儿童绘画作品的艺术渗透力。整个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素质化美术教育的要求。通过儿童命题画创作教学,能够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更加心灵手巧、勇于想象、敢于创造。
三、借助范围引发学生的践想
在上《虾和蟹》这课时,我先出示一般的虾和蟹的范围.并教学生掌握画法,学生创作时,在画好这些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由这些一般的联想到特别的虾和蟹:你还见过哪些漂亮的虾和蟹,能将它画出来吗?再就是启发学生设计些生动有趣的情节:水中的鱼会有哪些有趣举动(跳水,嬉戏?追逐?……发)?我们将它画出来是不是整幅画更加好看?最后是启发学声添加环境:水中还有哪些其它生物(筒单添加)?这样,由范围联想到其它形象,再由这些形象联想到一些有趣的情节及其环境,层层深入,不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定的画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思维,启发了想象。
四、以猜谜的方式启发想象
在教学过程中,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如在教画水果香蕉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画一种水果,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黄全衣,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又象钉耙又象瓜。话音刚落,已有不少学生争着说::“是香蕉”,由于这则谜语已形象地描述了香蕉的样子,再经过教师的范画,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香蕉的画法。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空间感是抽象枯燥的,若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是较难的,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六、创编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奇思怪想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素描教学中作了大胆尝试:将素描枯燥无味的比例通过想象,改编成相关离奇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所产生的某些结果出发,一步步地推想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的条件,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
七、借助音乐及儿歌、童话、寓言、诗等文学作品启发想象
1.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一些歌曲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形象的感受中,塑造美术形象。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热情欢快的民族音乐《金蛇狂舞》、深沉悲壮的交响乐《命运》、幽雅飘渺的《小夜曲》、疯狂激烈的dj等,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对每个音乐作品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最后,要求学生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音乐,用抽象的点、线、面、色彩来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联想。这样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名具特色的画面。
唱(读)着一些写景状物的歌词或其它文学作品,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情景。如儿歌《春》,就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白花开放的热闹景象;‘春天到,小鸟叫,草地青青穿绿袄;杨柳枝条随风飘,桃花李花开得好;小蜜蜂,嗡嗡叫,采集花粉把蜜造,”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又如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扛掌拨清波”生动形象地描述-J‘鹅的外貌、生活习性,有声有色,使人读了眼前不觉浮现出‘幅色彩鲜明的白鹅戏水图。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相关的音乐或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屉开想象。
2.用文学作品激发想象
绘画与文字,同根孪生。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名著,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审美想象,让文学语言表现的形象呈现于读者想象的空间中,让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在头脑中产生,达到再造想象的目的。如文学作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文中,就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各具特征的九种自然景物,从上而下、由远及近,勾勒出三组颇具美学韵味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立体美。学生由此展天联想,想象当时作者的心境、生活的环境及历史背景。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造。
八、利用“虚幻想象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虚幻想象画的题材很多:如《未来城》、《海底漫游》、《游太空》、《奇怪的梦》等,这类教学最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这类想象画中,可以打破现实生活的种种限制,让学生自由想象,随意表现,任意组合,刨作出独特、离奇的新形象。《西游记》《不知疲倦的动力》。可以创作成人到外星球生活、飞走路、遥控干活。植物、动物可以象人一样会说话、有生活、有情感。在想象中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一切都有可能性,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思维的规律、时空的限制、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等等,一切都不存在了。幻觉、梦境、神话。传奇、现实、理想在这里都融为一体,使想象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性和广阔的驰聘天地。
九、积累生活素材促发灵感想象
所谓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画者许多时候为寻找一个不落俗套的画面,或为捕捉一个理想的审美意象,苦思冥想,或苦心搜索而不能得。但在某种偶然的情况下,或在某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下,如思想高度集中,神经高度兴奋,想象高度活跃,他所苦心思索而求之不得的画面或意象,突然在内心涌现,于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的偶然获得,是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为基础的。丰富的审美经验、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是获得灵感的前提,而这些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瞬间,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也有精辟的描述:“当我们观察自然时,画面通过我们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