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周 丽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第四中学

【摘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对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正文】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对整个化学教学工作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有效教学的框架,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作一简单探讨。

  一、提高教师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前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改革备课形式,丰富备课内容,进行有效备课。其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在确定课堂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首先要备教材,即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了解教材的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其次要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设计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板书及教具的提前构思和准备,确定板书及教具的书写和使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二、优化新课导人的趣味性

  在每堂课上我们都需要导课。导课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化学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为了使新课的导入具有趣味性,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回忆燃烧的定义:燃烧是发光放热剧烈的化学反应;紧接着播放美国9·11事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震惊世界的事件;播放完后为学生讲解世贸大厦的倒塌是因为飞机的燃油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将大楼的钢筋融化,导致了世贸大厦的连锁倒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然后再简单的提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唤起深入学习的好奇心。

  三、进行课堂有效提问

  思维总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问题可吸引学生有效参与课堂,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和情感交流。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要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课堂提问方式。提问题要有一定的节奏,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化学教师应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点”: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上,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在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上,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上和最近发展区上。此外,根据化学学科和内容的特点,化学问题或课堂讨论的主题应是与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的,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开放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或讨论主题。教师适时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就问题自主思考或组织小组讨论,指导他们探究,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和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的思考或讨论,主动地对自己的认识结构进行意义构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思维能力。所以对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在化学教学中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至关重要。

  四、借助多媒体有效实验

  教师应把多媒体引进课堂,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化学教学活动中来。借助多媒体,将一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既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如电解的原理是通过微观粒子的运动变化情况来解释宏观发生的现象,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用计算机模拟一个电解池的装置,在电解池内的氯化铜溶液中绘出几个带有颜色的圆球,蓝色的代表铜离子、绿色的代表氯离子(当然氯离子是没有颜色的),然后让这些圆球动起来,先是离子的无规则运动,继而是通电后的阴阳离子向两极的定向运动,紧接着是离子到达电极上的放电过程,氯离子失出电子变为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电极上产生了气泡,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原子,屏幕上析出铜的电极颜色逐渐变为红色且逐渐加深,当氯离子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移向另一个电极时,微机发出“嘟嘟”的响声,十分形象、生动,学生看了个个兴趣十足。

  五、进行合作互动式教学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有利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合作的能力,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总之,在教学中,应尽量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真正实现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华.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 ] . 内蒙古教育, 2005 , (4) : 29 - 30.

  [2 ] 强美凤. 学生实验应强化四种意识[J ]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 : 60 - 61.

  [3 ] 高卫. 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功能的探索[D] .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