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生物新教材必修1中“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单位”及“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之我见

【作者】 张恒龙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第八中学生化教研组

【摘要】在新课改的春风中,应运而生地发行了多种生物新教材。正如专家们所说,新事物的产生,难免有不足,这就要我们搞教育的人勇于质疑新事物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新教材;问题
【正文】 

  引言:本人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多年。也多次参加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其中有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不论哪一次培训都提到一个共同点,即“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要勇于质疑新事物中存在的问题,并大胆创新,着实为教育教学贡献力量。”。正是在各位教育界专家们的启发下,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认真阅读了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发现里面有几处疑点。现就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中的两个问题提出,谈谈我的看法,以共参考。

  问题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2月第2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P2)一节中有这么两段话: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能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并且对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这些大分子并没有生命。生命和细胞难分难解。”

  我多次认真阅读分析,自始到终这两段文字都在表达“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层意思。例如,第一自然段中列举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只能依赖细胞才能生活。第二段中从生物科学研究深入分子水平,列举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有机物。并已经明确告知这些物质没有生命。最后总结“生命与细胞难分难解”。这不正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吗?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是细胞功能的体现。上述文字也只能体现“细胞是生命的功能单位”。请注意文中划线的部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很明显,这是定义性句子,结论性语言。纵观这两段文字,字里行间无一处能表达“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这层含义。第一自然段已经明确提出“病毒无细胞结构”,为何还说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呢?

  既然无何来有?所以我认为文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句话应该改为“除病毒等非细胞生物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所有生物体生命活动均在细胞内完成,所以细胞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

  问题二: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2月第2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P31)一节中有这么一段话:

  “食物中的淀粉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这些葡萄糖成为人和动物体合成动物多糖——糖原的原料。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糖原便会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认真阅读P31该段文字,并与前后相关段落文字综合分析,发现其它段落均无错误。唯有该段中“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这句话很难自圆其说。分析该关文字可知,构成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细胞主要是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糖原的功能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等。这些都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在谈到血糖过低时,由“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及时补充血糖”就有大问题。很显然,“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属于糖原的功能及作用。查阅相关资料表明:肝糖原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作为细胞储能物质,以及调节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当血糖因消耗而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及时补充;肌糖原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肌肉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及能源物质。从生理生化方面分析,肌糖原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分解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为肌肉组织细胞供能。从这个层次看,肌糖原是不直接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血糖的。(如图)

  所以,我认为教材中这句话应该改为“食物中的淀粉水解后变成葡萄糖,这些葡萄糖成为人和动物体合成动物多糖——糖原的原料。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当细胞生命活动消耗了能量,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低于正常含量时,肝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

  总之,上述问题及容易误导学生,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不少学生到高三了还认为病毒有细胞结构及肌糖原能调节血糖含量的原因。所以,今天把这两个问题提出来,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