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拼音教学——如何构建“活力课堂”

【作者】 胡英香

【机构】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辛集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棍”。那么,怎样才能优质高效地让学生学好汉语拼音呢?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所教的内容,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活化拼音教学的课堂,激活孩子智慧的火花,使抽象枯燥的拼音变得具体可感,鲜活灵动,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掌握知识。那么,拼音教学如何构建有效地“活力课堂”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精彩生成(游戏)绽放“活力课堂”

  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难有充满灵动的、富有个体智慧的声音发出来。“活力课堂”有效地突破了这一弊端,愉悦的心态与自由的氛围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闪现。这样的课堂定会有精彩的生成。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学会拼音。我经常玩的游戏有①变魔术:课前用绳子变魔术,变出学过的一些字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完新字母后,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今天学过的字母;②摘苹果:板画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就是一个苹果;③猜口型:这个游戏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来说很有帮助。如平舌与翘舌的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猜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可摆好口型让学生猜,或者学生摆老师猜,也可以同学之间互摆互猜。学生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不仅学得轻松,而且读得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快乐大转盘”“开火车”“找朋友”等游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来。

  二、利用插图助推“活力课堂”

  新教材在拼音教学方面,安排了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插图,同时出现字母、音节、汉字、词语、句子、儿歌等内容,将拼音学习与识字、认识事物、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提高认知等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空间,开阔了学生视野和思维,既体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又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插图,深刻发掘插图蕴藏的教学因素,搞好拼音教学。插图具有启发性、提示性的特点,有的内含了字母的读音,有的图画包含了字母的形状因素,学生看见图画内容,根据图上的事物,就能“据物发声”“据形书形”。在教学“i u ü”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图画中蕴含的“声音”和“象形”因素,引导学生认读字母,形象记忆字母。在上课时我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请看书上插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呀?”“在晾衣服。”“衣服衣服,i i i。”我顺势引出“i”的读音,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在教学大“y”的书写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乌鸦的窝在什么地方,学生观察后回答:“在树叉上。”“对,在树叉上,今天我们学的y是不是就像一个树叉呀?”“是。”学生欢快地回答。我顺势引出“y”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三、合作学习灵动“活力课堂”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如今,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课堂上各种各样合作学习屡见不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是“活力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智慧与观点在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团对意识提高其交往能力。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强,学得快,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弱,学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学生相互学习的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既让差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优生,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我还让优生当小老师,带着差生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籍,这样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增加了他们的课外知识,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他们拼读的积极性。

  四、编儿歌带动“活力课堂”

  儿歌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浅显易记, 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记忆。

  (1)对于易混淆的字母可编儿歌,帮助他们易于记忆。如:“一根拐杖 fff,伞柄朝下 ttt”;“一个拱门n n n,一把椅子h h h”。当学到汉语拼音“b”、“p”时,我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小弟弟爬山坡, 右上半圆ppp”。

  (2)教学拼音四声时,我找到这么一首儿歌——拼音四声要分清, 牢记形状心要明。一声平平一路直, 二声由低向上升;三声由高到低再扬起, 四声从高往下降。我与孩子们边念边打手势,创设了一个充满韵律的课堂,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里,孩子们很快弄清声调符号的特点与四声特点。

  (3)区分韵母“ei”与“ie”的教学

  这两个韵母学生很经混乱,巧用儿歌帮助记忆,将化难为易。“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i后,喝了一杯,ei ei ei”“椰子树上椰子多,ie后,ie ie ie”学生在编儿歌的过程中加深对拼音的印象,有效提高识记效果。

  构建“活力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让教师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课堂因为生命的真正在场而越发灵动,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