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物理多元分层教学初探
【作者】 王明军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中学
【摘要】【关键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传统的“一刀切”教学,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智能差异,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物理学科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生本教育”的理念,提出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化的,都有充分发展的潜能,要用不同的方法促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多元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
一、情感分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我们常常讲:“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学好。性格因人而异,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差异,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千姿百态,各有所长。适时进行情感分层,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对物理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一)了解差异,尊重个体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不仅存在学习成绩的差异,还存在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个方面的差异,分层时要充分对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进行了解,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交融 激发热情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便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对学生产生影响,把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交织在一起,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形成内在学习动机,产生强烈求知欲,实现学生个体和谐发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分层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课堂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鼓舞学生斗志,感化学生心灵,提高课堂效率。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的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多角度创设问题的情景,刺激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启发其努力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物理的持久动力。
(三)情感分层,兴趣延伸
现在物理教学还有班容量大、课程任务紧的特点,单凭课堂无法照顾全体。因此,课外实行分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类辅导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于学习成绩欠缺的学生,辅导的内容侧重于掌握学习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除此外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力争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进步。同时还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物理小实验器材,培养他们瓶瓶罐罐做实验的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科情感,达到让学生乐学、好学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目标分层有利于因材施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更明确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认真探索立足于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目标分层,分阶推进,循序渐进,争取人人有进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一)确定目标,精心策划
教育家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基础 ,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贯彻因材施教这一教原则最有效的途径是分而教之,实施分层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制订教学目标必须针对实际,分别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物理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为准绳,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写出不同层次的教案,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考纲的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优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使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位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生理特征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若采取“一刀切”模式,必定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产生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三:评价分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内驱力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分层评价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增强不同层次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的过程。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学生多一份肯定,多一份表扬鼓励,就等于多给了孩子一分自信。通过分层评价更加激起学生在某一方面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潜力得以逐渐挖掘,光点得以越闪越亮。
由于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不同,每个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水平、基础不尽相同。教师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积极的评价,分层评价能较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简单的肢体语言、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利于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如在电影《小孩不笨2》中,郝老师对晶晶说“你的华文竟然只拿十分,你也真客气”。学生说:“我已尽力了”,老师说:“尽力了,不要找借口”,学生当时的举止是把试卷撕掉。所以,基础较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要求可适当降低,他们成功的体验会成为推动其不断进取的催化剂,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总之,从各种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客观素质,实施多元分层教学,因人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内驱力,使各种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都能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教育激发他们的兴趣,就存在着把他们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