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初探

【作者】 陈锡铭

【机构】 贵州省兴仁县第八中学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表达能力;培养
【正文】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他们的表达能力普遍不高,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特征有关。学生的表达能力欠缺,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取化学信息与处理化学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阐述,肤浅之处,敬请原谅。

  一、学生表达能力欠缺我们不难发现

  在初中化学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尽管他们内心知道,却说不周全;在阅读化学有关内容时候,可能读了几遍,还是没有读懂其含义。可见,表达能力欠缺,已经成为了学生化学学习的重大障碍,具体表现在:

  (1)阅读能力差。

  当前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尽人意。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的原因,他们很贪玩,并不喜欢看书。很多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或者看其他视频,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喜欢看课外书籍。

  因此,当前的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欠缺,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利用阅读来掌握化学知识,更不能从大量的、无序的信息中筛选有用的信息。比如,很多学生将氧化反应这个概念,理解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有的学生干脆将它读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还如,倾倒液体时,应该将标签朝向手心,可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写成:手抓住标签、手捂着标签、标签向着手内等。

  (2)不能精准地表达化学问题。

  化学上有很多概念、原理与现象需要学生表达,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表达能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利用生石灰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题:在生产、生活中,生石灰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利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你认为将生石灰用纸袋包好放食品包装盒里,还是用小塑料袋包好放食品包装盒里呢?请你说说理由;在农村里。?可以利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通常将生石灰用水调成百分之二十的石灰乳,涂在出栏后的畜禽圈内,能有效地起到杀毒作用。某个农民将生石灰没有用水调制成石灰乳,而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进行消毒,结果造成新猪的蹄开裂、灼伤,请解释原因。类似这样的题目,在初中化学上还有很多,在中考中也会经常出现,假如学生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是无法完成,或者是不能精准答题的。事实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预习,审题等等质量的提高,确实成为他们化学学习的障碍。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还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1)教师应该做好示范作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只有理解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才能将相关知识消化接受。假如老师向学生所讲的语言有误,或表达得不清晰,那么学生是无法掌握有关化学知识的。因为,教师用不规范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必然是模糊的,学生再将这些模糊的信息,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后,就难免出现差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必须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向学生清晰地表达。另外,科学、规范的教学用语会给学生示范作用,也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用语。比如,很多学生习惯说:氢气比空气轻。事实上,这是不规范的,应该将此说成: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见。?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语言规范程度。在具体的教学中,无论老师是用口头语言,还是板书用的书面语言,都应该是严谨的、规范的、简练的。?并注意语言的启发性与体现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只要老师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就能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效益,重视课堂教学。事实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让每个学生讲话的机会。教学是师生相互活动的过程,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没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尤其要创造让学生多讲话的机会。老师要尽量避免个别提问,或者向学生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对不对啊、是不是啊等等。而应该设计些层次分明的问题,让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如,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你举的例子中,新物质是什么?即使基础再弱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其中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1)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化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化学术语和化学符号,正确依据化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同时化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化学概念、符号、专用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它们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致离开它们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化学表达。要想真正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因为化学课本是准确使用化学术语和用字的典范。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用到的有关词语,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久而久之,就能灵活地、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化学术语,使化学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2)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透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做到使用语言准确无误,表达清晰流畅。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示范性,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板书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人举手发言,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成功的“表述”,这方面老师起了主导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都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其次,教师尽量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再次,也要让其他同学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的表达。

  (3)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论性较强的课上,可以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根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些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前,请同学搜集资料并在课前交流,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激起表达热情的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来不及利用的材料也可以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此外,在化学实验中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实验是最让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我们不能只注重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应该重视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做完实验后,可以让学生叙述反应现象、实验的操作要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