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 洋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育英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材将备受重视。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材。

  做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来说,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以下是我就所教计算机学科对于创新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对创造才能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天性好奇,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创新的萌芽。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好奇总是和探究、发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LOGO语言学习时,第一次上机教师可先用LOGO语言画一幅图画,让学生觉得奇怪,怎样才能画出的这一幅图呢?有了这种好奇心,学生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想要学,才能学好。

  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虽然学生因为有了好奇心而产生了求知欲,但这并不能证明学生能一直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人类要创新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发明家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是不可能成功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正在不断的发展,思想比较稚嫩,容易受到挫折,甚至会因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作为教师,对学生具有创意的想法和行为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哪怕失败也要指出成功的因素,使学生树立“我能行”的思想。教师在进行LOGO语言教学时,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程序语言,对用LOGO语言画图形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教师不应一味责骂,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想法,应鼓励他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于一个图形,学生如果有另外的想法,即使不完善也应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到思维劳动的乐趣,使学生更有信心继续自己的思考。

  2、积极进取是创新意识、能力、精神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在计算机学习中,只有积极向上才能不断进步。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如: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指法时比较枯燥,有些学生容易安于现状,那么教师经常的举行一些小比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一些学生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进取,努力练习,以求赶上别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间相互促进、共同向上。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它们的养成对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学习精力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

  思维能力的强与弱和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在的课堂教育都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用“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用LOGO语言画以下图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

  分析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这像一个什么图形?它是由哪些部份组成的?你认为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然后教师再提出要求:“这幅图形要用重复命令的嵌套。”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如遇难点的地方教师应适当的进行指点。这样的教法是教给学生们思考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给学生的死知识。学会了思维方式,不管题怎么变化都能迎刃而解,如果一味的教死知识,题型一旦变化学生将不知从何入手。这就是“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区别。

  在加强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求异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向立体化发展。在四年级的五笔字型教学中,虽然教师教了记忆字根的方法,但这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其它记忆字根的方法,并进行交流。同样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加强训练。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进行。尽管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征,但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需要靠后天的培养。所以学校教育重要的是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原我们的同学在二十一世纪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