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化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作者】 孟庆德

【机构】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

【摘要】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自觉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凭借教科书、及相关资料、小组交流信息、独立钻研,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并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正文】 

  “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不是识,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如今高考也特别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中大量的信息给予题,其考查目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想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 “学会” 到“会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自学能力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自学的活动中培养。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

  一、在预习中培养自学习惯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为 “预习— 听课— 完成作业— 复习” 四个环节。自学往往开始于预习。预习是自学的前奏, 它包含着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去分析、 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并在认识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学生通过新课的预习, 能提高听课效率、 增强知识的同化与迁移能力。坚持长期的预习实践能提高学生阅读速度, 优化认知结构, 容易实现由 “学会” “会学” 的转变。高一学生的课前预习始于教师的 “启动” 引导、 督促与激励是形成自学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根据 “最近发展区” 理论, 对学生的预习提出要求和任务。做到要求适当、 任务具体、 检查及时认真、 评价有激励性。我在引导学生预习时, 用拟制预习提纲明确预习任务, 采用编制预习题,提高预习效果, 利用归纳总结等方法把预习引向自学。

  二、在引发兴趣中强化自学意识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培养自学能力同样需要兴趣作先导、 意志作保证。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发学生自学兴趣: 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生活中真假牛奶的鉴别, 发酵粉与精制食盐的鉴别, 真假毛料的鉴别以及室内旧油画的翻新等。"化学与医学的联系。如钡餐透视中硫酸钡的作用, 一些药物成分的分析, 如胃舒平成分的分析, 工业盐 0102% 中毒与解救原理, 3456( 可作为砒霜中毒的解毒剂等知识的分析与认识。化学与农业的联系。如合理施肥, 农药合成, 粮食的保存, 鱼类的长途运输, 水果的保鲜与催熟中化学知识的应用等。化学与工业国防的联系,如人造纤维、 大豆纤维的制取。化学与环境的联系, 如水灾后生活用水的处理, 大气中 72% 的处理, 工业污水的处理等。化学工业发展简史, 如由生橡胶到天然橡胶再到硫化橡胶的发展过程, 重要的半导体材料锗和硅、 “神奇的光导纤维” 、“没有电阻的合金— 超导体” 等都是化学工业发展的生动事例, 同时也反应了一定时期人类的物质文明程度。

  三、在读思结合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学生在阅读、 感知、 辨认过程中所获得课文直观形象或具体事实, 可使感性认识更加准确、 完整。学生在自学教材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除听课外, 还可通过借助其他辅导资料,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离不开思考, 思考一般从问题开始。欲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思考就是二者之间的桥梁。

  四、在解决问题中优化自学能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技能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发展。在习题作业的处理上, 我采用精选习题, 提高习题质量, 适当控制作业分量的方法, 达到习题、 作业具有典型性、启发性、 自学易得性。这样改变了教材原有练习题思维单一、 过于简单的不足, 有利于学生在思考中分析问题,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高一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往往有不复习就做题的习惯, 思维合理性差, 作业错漏多, 正确指导是必要的。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方面, 强调复习的重要性, 利用复习弄清习题的要求与条件, 寻找未知与已知的联系,找出问题的解答途径。在解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做到思路清晰、 解答准确、 书写整洁、 有创新性。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活跃期, 有着巨大的创新潜力, 自学易于出现思维的突破.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转化为创新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自学能力向高层次发展。

  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验证、探索、创造的可靠手段。观察是创造的入门阶段,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敏锐的观察能力来自于训练有素的观察技能与问题意识的结合,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培养这方面能力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同时注重开阔学生视野。课堂演示实验应尽量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切勿越俎代庖。

  2.注重验证性实验。化学教材中很多实验是验证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使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仪器,自己做实验,而不应该代替学生做实验;学生实验失败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

  3.精心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组织模式。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的突破口;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自主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小组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围绕共同的任务相互合作、协调统一,贡献各自的智慧,达成统一的目标。在不同的合作学习中,各角色进行互换,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学生是主动参与的,小组成员是平等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正是自主学习所要求的。

  自学需要时间保证, 更需要其他学科的协调,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自学习惯的形成。目前在高中教学中有些学科课后习题太多、 太滥, 导致学生课后陷入 “题海”之中, 挤占了自学时间。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 认识自学的重要性, 对作业和习题一定要精选, 防止大量机械重复练习。优化习题, 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提高自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是自学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让教学 “活” 起来, 让学生在课堂中“动” 起来, 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使高中教学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版)2008(6).

  [2]郭进杰.论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J].教苑荟萃,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