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策略探究
【作者】 刘 敏
【机构】 贵州省遵义县平正民族中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促进积极思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不能有效进行课堂提问,从而大大降低了数学的教学质量,针对这些现状,本文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提问是联系学生、教师、教材的枢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数学的感性数学观过渡到高中数学的理性数学观的转折点,只有在这个阶段将学生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数学观上,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和运用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数学思维方法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现状并不乐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1)提问缺乏目标性
随意提问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就是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缺乏针对性,这种简单的问答方式,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很难达到教学目标。问题的答案就在表面,影响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提问缺乏梯度性
课堂提问不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未能考虑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个性要求与求知欲望,达不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优等生活泼浮于表面、后进生趣味索然。课堂提问时机不适当,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过早或过迟提出问题,反馈效度不及时。所以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梯度性。在课堂中,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水平有很大的差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除了提高学生个体对问题的兴趣之外,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
(3)提问缺少互动性
当今课堂中,提问,很自然的被人们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样一来就将提问的意义片面化了。实际上,提问应该是双向的,现代课程理念中,学生作为主体,课堂中既应该出现教师向学生发问,也应该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的现象。有些老师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过难,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茫然不知所云。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这就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造成了教学低效。
(4)评价缺乏有效性
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错的问题不可置否,或者直接说回答错了,马上让另外的同学回答,这样伤害了回答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初中数学还处于过渡阶段,教师应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和多元性。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师仅重视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回答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给出恰当的评价。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指导,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
(1)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从教学目标出发精心设计问题,这些问题的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提出,要有利于解决该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确实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需要教师树立有效的课堂提问理念,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转变数学理念。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时时审视我们的课堂提问。
(2)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出发点。课堂提问要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专题或概念上,最终解决问题。因此,要使数学课堂具有生机和活力,就需要教师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增长率的问题”时,可这样创设情境:某服装店老板为了吸引顾客,打出一律六折的招牌,其实六折的价格比原价还多10%,问此时的服装标价是把原价提高了百分之几?在教“增长率问题”之前,学生是不知如何解答此题的,而引入这一具体的实际情境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过渡过本节课的学习。
(3)分层提问,循序渐进
一节数学课中,一两个课堂提问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能从整节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层次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才能够做到在提问时面向全体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各类档次的学生都照顾到,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生提问。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和学生,把难问题分解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达到最近发展区。例如,教师在讲《循环小数》这一知识点时,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切入,循序渐进的引出循环小数。有了前面问题的铺设,学生回答起来也不会太费力。
(4)开展有效评价,促进师生互动
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是尤为重要的。在课堂上,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没有给出准确的应答,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不防给予其适当的点拨和鼓励,不要让其产生因为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对于回答正确或者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充分肯定,可继续追问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对回答不完全正确的学生,应肯定其正确的部分,并引导学生完善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评价时应以激励为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准确与否做出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学生是否正确回答了问题入手,还应着眼于是否通过提问又激发了他的想象,进而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问题,这样才能判断提问是否有价值。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质疑精神、创新意识都得到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是我们一线教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