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在校表现的影响
【作者】 鞠九兵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
【摘要】【关键词】
中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在校学习有重大的影响,甚至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生活对于孩子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的表率
本学期最遗憾的事是班上一位学生因打人事件而被劝退,当他的爸爸来的时候,一巴掌把他的嘴边的血打出来了。他说:“老师,你看,我家的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眼泪就这样留下来,他并没有后悔在学校打人,家庭的暴力带来了学生在学校的的暴力。最后无论怎样挽留,都没有改变他退学的心。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是好的,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靠打骂同样也教育不出优秀的孩子。高中生都是有思想,有自尊的人,也许他们努力了,但是还是没有很好的自制力,犯了错误,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很苦闷。此时,作为家长应该耐心地开导、鼓励,给他们增加信心,而不能一味地责骂孩子,甚至又打又骂。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轻者厌学,重者不学,适得其反。
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素养,在孩子的面前要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乐观的态度,尽量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要学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即使是对待错误,也要耐心的用道理去说服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学校也能够与同学快乐和睦的生活学习。
2、不唯分数论,关心鼓励孩子
众所周知,家长最关心的是在学生在学校的成绩。平时学校没有考试的时候,一般没有电话。但每次考完试家长都来咨询,知道成绩后,总是拜托老师把学生抓点紧,其他也就不关心了。我喜欢让学生记周记,学生在周记里就诉苦:“父母回家没其他的话,就是成绩成绩,我从来都没有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来到学校也是垂头丧气的。
其实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分析丢分的原因,并不是劈头盖脸的大骂:“怎么这么不认真,看看,又是粗心!”进而引导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的学习能力与考试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进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有了父母的鼓励,学生就能更好的在学校生活中表现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
家长要把唯分数论转变为培养孩子的能力论。好成绩的取得是与平时的能力培养分不开的,比如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如课外阅读能力;比如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观察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与课堂教学没有直接联系,完全是功夫在诗外的事。但就是这些能力,影响到学生在学校井井有条的自我管理。
3、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学会独立自主
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每次放假回家,爸爸妈妈总是让我做作业,其实我心里挺想帮家里做点事情的”;“每次接到电话,总会凑过来,问这问那”;“我想出去,可是妈妈总是追问,要上哪去”;“爸爸妈妈有时候翻我的日记,我感觉自己一点个人的空间都没有……”家长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在学校外面租房子,替学生把什么事情都包办了,并且跟学生说:“你只要管你的学习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你们不要管。”把孩子捧着、供着,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宠着孩子。导致学生在学校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责任心,一点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看看校园里:班级上要做的事情拖拖拉拉,看到纸屑都不愿意捡起来,有些学生馒头随处乱扔,饭菜随处乱倒,下课小卖部擦肩接踵,一点点衣服都要往洗衣房送,吃完饭碗勺不想刷随手扔掉……
其实,做家长的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是高中生了,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其做一点想做的事情;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明确自己的责任,要他们珍惜学习的黄金时期,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庆龄说:“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长要针对孩子的某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心灵,预防孩子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学校培养合格的中学生,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