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例析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作者】 陆 滢
【机构】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层次感,开放性强,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创设生活实际、类比、规律型、数学实验、数学故事、以多媒体展示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精心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关键词】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情境的内容,氛围是情境的形式。情境是一种可以激发人的感情的境界,对学生来说,问题情境是一个猎场,学生能在这发现猎物;问题情境是一个迷宫,学生要在这寻找出路;问题情境是一个跳板,学生要在这飞跃。教师巧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民主氛围。
数学教学的问题情境有多种类型:
一、创设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情境的创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巧妙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在进行《游戏公平吗?》一课教学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在公共场合见过转盘之类的游戏吗?有谁参加过,谁能说一说当时的胜负情况和体会?”学生对这种日常生活比较熟悉的事物很感兴趣,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顺势提出:“这节课我们做一个转盘游戏,没玩过的同学借此机会体验一下其中的奥妙。”从而自然而然地引人新课的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二、创设类比问题情境
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日环食”全过程的视频和图片。接着提出问题:“你们在观看有关‘日环食’的视频和图片时,是否注意注意到其中的数学问题?” “你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轮廓圆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知识发生过程,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关注这一自然现象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激起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胆地去探究。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寻找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创设规律型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有关规律性的问题,对于这些规律性问题,学生感觉到很茫然,不知如何着手。教师应该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特别应提倡“数学猜想”,让学生从一到依据出发,利用非逻辑的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结论,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小屋子”(图略),然后提问学生第1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第2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第3、4个图呢?第n个图呢?学生通过对每个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逐渐找到一定规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创设数学实验问题情境
“好动”是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设计出顺应其心理需要的问题情境,使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动脑,自己探索发现新的知识以及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则会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开发。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让学生用纸做出正方形模型(如图3),并回答:图上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拼拼凑凑,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勾股定理,从而拨动了他们积极探求新知的心弦。
五、创设数学故事问题情境
有些数学故事、数学典故能反映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在急(下转第15页)(上接第16页)需要释疑的迫切要求之下学习。例如,在讲解坐标系的过程中,可以讲述数学家迪卡儿发明坐标系的故事。又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讲述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
六、创设以多媒体展示的问题情境
多媒体作为现代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多媒体可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达到迅速感知对象的目的。所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十分重要,而且应尽可能地设计并制作出接近生活,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件,不仅为学生创设出更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也可以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更能让学生乐学、爱学、全面启发智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圆》一课中,首先教师提问:为什么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做成圆形的?如果车轮做成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又会如何?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手段逐个演示不同形状的车轮行驶的情况。通过生动、鲜明的对比,学生会对圆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树立“用活教材”的新理念,学会对教材加工改造,把一些看似远离学生的教材内容,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来代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曾家德《试论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国教育曙光网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