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思想政治“预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者】 王东铭

【机构】 江苏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预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那么在利用“预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预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在利用“预学案导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利用“预学案导学”的基本课堂结构是:创设情景,激学引欲→借助学案,自主学习→暴露问题,合作学习→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分层练习,共同发展→梳理反思,形成网络。这六个环节均需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精心编写内容充实的课时导学案,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调控、引导等主导作用的课堂结构,实现教与学的合一。具体表现为:

  一、创设情景,激学引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学情景能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利用导学案实施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切合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这就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在复习高一《经济生活》时,引用生活中的材料:2013年春季,部分地区因人感染H7N9禽流感,鸡鸭价格下降,鱼虾价格上扬,将农贸市场的市民买菜场景拍成视频,让学生参与,结合生活和知识,在导学案中进行设计:引起鱼虾价格上扬的因素有哪些?鱼虾价格会一直上扬吗?有人预计某地区夏季后鸡鸭价格一定会反弹,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异常活跃,这样教师就会在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同时,很自然引入了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并将商品价格与人们生活、需求、供给的关系进行拓展,一举多得。

  二、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学生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后,教师顺势让学生运用导学案这个主动学习的工具,独立自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借助导学案阅读自学。

  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问题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主线,所以学案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导学问题和必要的材料;设计具有一定可探究性和可递进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主宰者”。第二,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精读并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互动交流,督促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控制时间和进度,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三、暴露问题,合作学习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应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对一些易懂的知识由学生归纳方法和分享收获;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紧扣已知、已会知识,针对导学案中的预设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生成问题,让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活力四射,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生成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简洁明了。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精讲应揭示规律性。这也就是说,利用导学案并不是就一味不要教师的讲解了,关键在于把握讲解的宽度、深度、信度和感悟度,讲到学生困惑之处,讲到学生渴望之时,讲得学生“茅塞顿开”。当然,教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强化弱点、排除误点;不仅要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方法,讲思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觉得通过语言还表达不清或学生仍然难以明白的,还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复杂的现象或实验直观展示出来。

  五、自主练习,共同发展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先纠正错误,针对学生不能解决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还要即时补充纠错训练,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六、梳理反思,形成网络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思想政治课学习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从活动主体、理论构建等方面进行梳理构建,融入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等等,对学生进行学法、用法、思维方法上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综上所述,“预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设计好预学案,关键是教师,根本在课堂。“预学案导学”模式促使“导”围绕着“学”转,但以学定导,不是对教师的全面否定,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自己的教学课堂,真正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师,给学生展示、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快乐、主动参与,必定能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互动探究,高效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