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马凤云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初级中学
【摘要】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教具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通过老师操作,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发现新知识。但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多数学生的基础很差,对数学的学习非常吃力。在初中数学中,平面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图形,这对于学生由“数”的概念过渡到“形”的概念来说,接受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使图形教学直观化,那么学生对几何知识就容易接受。农村学校的设备有限,为了弥补教辅工具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公理、定理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更加具体化,自制教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数学教学 自制教具 作用
平面几何的研究对象是图形,这对于只有“数”的概念,而“形”的概念尚未形成的初中学生来说,接受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使图形直观化、实物化,几何知识就易为学生接受,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表明,自制教具不仅能使数学教学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而且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
一、自制教具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在讲解《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各种三角形,教学时让学生先动手对折,有的三角形通过对折,两边能够重合,而有的图形却不能,然后再适时的进行讲解,引入更多的图形,这节课学生在折纸中愉快的完成,很好的参与了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轻松地掌握了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牢固掌握了轴对称图形这个知识点。
二、自制教具有助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理解具有一定局限性。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一章习题课《蚂蚁怎样走最近》时,寻求最短路线,是一个曲面路线问题,这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无疑是个难题,教学中尝试让每个学生事先准备好教具(圆柱),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所画出的线是最短的,经过我提示后就会发现展成平面后就成了长方形(如图),连接AB,在Rt△ABC中,AC为圆柱的高,BC为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即为蚂蚁走的最短路程,问题很容易就得到解决。事实证明直观教具的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有效平台。因此,学生自制教具对知识形成,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自制教具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利用教具的制作,可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本质特征,发展思维。在讲八年级下册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时,自己先找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四边形,要求两个学生来测量四条边、四个角是否相等,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转动这个平行四边形直到有一个角是90度,从而推出矩形的性质,然后移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直到一组邻边相等,从而推出菱形的性质。最后转动菱形直到一个角是90度或移动矩形的一条边直到一组邻边相等,从而推出正方形的性质。就这样一个简单易做的教具,不仅演示了它们的运动过程,还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自制教具能优化课堂教学。
教具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教学实践证明,巧用教具,能解决教学中很多抽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课堂教学。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要说明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确不易,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的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部分学生用度量法。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能否把三个角用和的形式拼在一起再进行观察?这样,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他们发现三个角和刚好组成一个平角,学生动手了、探究了、合作了,知识在活动中接受了,课堂教学实实在在地得到了优化。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教学生自制教具,能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