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 李登鹏

【机构】 贵州省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笔者认为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最可贵的就是创造性思维。如果数学没有创造性思维那么就失去了数学本身的意义,数学的本身也就是创造力的核心。

  数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所以在今天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是少不了数学,数学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和发展中取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少的,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不一样,在同样的方法中可以让他们有不同思维方式,就在平时的数学解题中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入手,在这样多样化的思路中,让学生也创造思维的认识,而且动用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大脑发达,让他们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作为教师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发展科技创新教育要努力发展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活学活用,不能仅仅培养他们的固定思维和死板方式,这样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创造力在一定的环境里固定成为模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来讲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失误和失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人类杰出的代表,在我们手里受到培养的学生真真正正成为创造型人才。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创新

  我们的现实世界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世界。然而数学对于我们来说它就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在发展的历史中来看它的发展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古人们为了方便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从计数开始,就这样数学在生活中形成了它不可少的用处。如果在生活中失去了数学那么我们人类就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规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在众的科学发展中数学是取到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我们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仅是来自于课堂老师的教受,而且还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是不可少的。所以,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学会把数学的运用指导结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用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数学在他们的生活取到一定作用,这样所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就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学起数学来就很自然、很亲切、很真实,这样就有利于促进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因为促进学习给他们在生活中因为数学而得成就感,成就感可以说是人在现实生活最有学习动力的一种途径。

  那么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怎么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呢?这是我们在研究的重要地方,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现在先让我们了看看在现实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人小说感受一下“圆”,通过对圆的认识,这样在学生的思维里他们对“圆”有了一个概念上的认识,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再通过现实物体演示几个苹果和粉笔盒还有在上课时我们老师手里的三角形、粉笔等,然后再让他们看看汽车轮子在开动时的情景。这样人学生们对现实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开始让学生猜测,这些汽车在跑步时,谁跑得最快,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汽车在跑的过程。这样在他们的思维里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思维过程,一层层的去想去研究,把他们带入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观察结束后。向他们提出问题,问学生为何汽车轮子会动,动的时候为什么比人走路快,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弄清车子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粉笔盒为什么是长方形的,粉笔为什么是圆柱体的,这样在研究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那么的干燥无味,而是快乐无穷,也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学习生活,自身产生了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思考研究创新的思维。

  这样在教学中从小从细通过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兴趣爱好,同时也联系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动机。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就能够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去创新去研究,为他们的意识和现实摩擦一定的创新火花,多一些思维活动,这样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成体现我们的数学教学意义。

  二、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都喜欢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这样的环境给学生带来愉快的心情,心里没有任何负担,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敏捷,主动参与动手和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确立一种为学生教学的观念,建立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朋友关系,把讲课变成聊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走进入教学活动中,从被动变成主动,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自己动手,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参与课堂,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他们做到要我学变化成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总之: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动手过程中体验体会快乐,平时自己解数学趣题,也可以运用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自编数学题目、自己动脑、动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