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分析
【作者】 刘晓霞
【机构】 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第一初中
【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流行音乐内容通俗,形式活泼,贴近生活,感情真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受众是在校的中学生,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运用多种乐器混合而成的奇特效果更是受到中学生的追捧和迷恋。相比之下,传统的音乐课程教材缺乏趣味性。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对中学生音乐教学的开放性分析和研究势在必行。
2.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的开放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开放式的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创造性的学习。音乐课程中的开放性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论作为支撑:
2.1 终生教育理论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开放性的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实施开放性的教育,才能疏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二者之间的阻隔,实现教师教育到自我教育质的飞跃。
2.2 创新教育理论
从创新角度看,开放性的教育有能力创设一个无权威束缚的和民主自由的氛围,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机会,从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提高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和实践能力。
2.3 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的目的应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潜能的开发。而开放性教育的本质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参与中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
2.4 人本主义学习观
第一,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第二,人本主义学习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发展,学习,有效地对待变化中的世界和现实生活;第三,人本主义学习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指的是一种学生自主,自行地选择材料,安排适合自身的情景。
3. 中学音乐课开放性存在的问题
音乐课程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学生及教师的需要。首先,很多中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但现有音乐课程内容很少有流行音乐,其实,不一定学生的愿望都需要满足,但只要贴近生活,内容真实质朴,都应该引入课堂。其次,教师希望把流行音乐融入音乐教学中。而当前音乐教材内容的设置体现了对流行音乐的忽视,没有满足教师的需要。在关于摇滚,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电子乐民歌等资源的选择上,很多情况都表明了他们是偏爱流行音乐的[2]。
音乐课的教学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我国新课改引入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念。如:在教学要求方面表现为: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如热歌等方面要重视和加强;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对话式教学,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合作和体验学习。以上都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成为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依据。然而,当前音乐教学远没有实现新课改的这些理念。
4. 提高初中音乐课教学开放性的措施
4.1 理性对待流行音乐
本文认为应该理性认识流行音乐。我们的职责是使流行音乐成为学生喜爱的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的文化。换句话说,我们要将流行音乐看成是一种文化,因为流行音乐的语言通俗,形式简朴,内容贴近现实,已经真切地融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4.2 提高教师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水平
现实情况是,一些音乐老师对于流行音乐并不是很了解,这对具体的教学时非常不利的。可以试想一下,加入教师能够弹一首漂亮的钢琴曲,跳一段时尚的街舞,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讲述一段一些明星成名的感人故事,学生又怎么能不喜爱这个老师呢?真正让学生敬佩老师的关键是其学识,修养,言行举止,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3 选择合适的音乐题材
当今的乐坛日新月异。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或介绍一种音乐,题材不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周杰伦的《蜗牛》,这首歌以被上海某大学正式确定为校歌,足以见得流行音乐的魅力。还有中国风浓郁的《青花瓷》,《东风破》,这两首歌去中配乐包括了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极具特色,如果将这些歌曲放入欣赏课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民族乐器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4.4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流行音乐可以引入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比如说,教师和学生一起自选流行音乐作品。所选的乐曲当具代表性或某一风格,歌手的特色;引导学生对一首歌曲进行优缺点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甄别和鉴赏水平[3]。另外,在课间或课外播放一些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流行音乐,这样能够使他们的情绪处于轻松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歌唱比赛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5. 结论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极具魅力的音乐形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转变思想,实施开放性的音乐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特别是在流行音乐的引入上,更新教学内容,从本质上改观学生对于音乐的态度,促进初中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科名.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10,(3).35
[2]马维华.浅谈开放式的课堂教学[N]. 陇南日报,2010,6.
[3]肖迪.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探讨[J]. 科教文汇,2011,(5).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