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初中数学学科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李 婧

【机构】 贵州省大方县第三中学

【摘要】揭示教学目标,自学前的指导,探究式的自学,自学后的教学,学习后的训练,作业后的辅导,达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关键词】农村初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正文】 

  素质教育新课改具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本特征。要研究探究式教学,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的假设,进行批判和逻辑的思考等。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和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自然、研究生活的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而数学课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设计探究的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来实现的。

  “农村初中”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由于偏僻,网络化、信息化程度很低,甚至几乎没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揭示教学目标、自学前的指导,探究式的自学、自学后的教学,学习后的训练,作业后的辅导等达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体现“学”、“教”、“练”三者的交叉的、循环的、整体的时间安排,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己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活动。

  1.展示学习目标:

  由于是农村中学,上课时没有电子白板或多媒体教室,所以上课前将本节课的目标写在小黑板上,上课时挂在教室前面利用1分钟时间,尽快展示当堂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约1分钟)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觉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大约1分钟)

  3.自学探究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大约10分钟)

  4.后教解疑

  “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后教”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进“兵教兵”的教学方式,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老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上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从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从类型题到变式题,从中考题到原创题,全方位进行探究,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约15分钟)

  5.当堂训练(堂堂清)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当堂检测题,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下转第11页)(上接第12页)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临近下课时用大约3分钟的时间,订对答案或者讲解做题过程,给出评分标准,让学生邻桌交换试卷打出分数,评定等级,80分以上为优秀,70分至80分之间为良好,60分至70分之间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下午活动课到教师办公室接受辅导。(大约15分钟)

  6.课后辅导(日日清)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对堂堂清不合格的学生,下午活动课到教师办公室来,对没有学懂或不会做的题,老师耐心讲解,直至彻底学会为止。

  7.全部消化(周周清)

  每周五下午自习将本周所学知识、所做练习、习题、日日清试题中有问题的题,通过45分钟训练,将一周未消化的知识全部消化。

  8.适时检测(月月清)

  每五周检测一次前一月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使学、讲、练、考成一条龙流水线作业,前有源头,后不断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什么有的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之后,常常会说: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症结就在于淡化了实践这个环节.学以致用,知识越用越活,只有经过实践运用的知识,才能牢固地活化在自己的头脑中,历久弥新.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实践就是多练,多考.在练中学,在考中学.通过高效率的练与考,查缺补漏,强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知行合一,让学生与智慧同行,用最经济的学习时间获取最优化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改革,发展了教师,成长了学生,使老师能自动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以课堂教学和活动为突破口,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形成了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以此带动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参与,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题研究的后期,学生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融汇到活动中,他们的情绪高涨,思维灵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了各个学科的课堂上,应用到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组织能力、整合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