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美术教材中对新课标理论的探索运用

【作者】 周 蓉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学美术是一门特殊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它的教学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训练成未来的艺术家,其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理解,不仅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方法,还要更多地获得思想修养、审美情感及智力开发的教育。这些美术课所潜在的特殊任务,也是其它文化课不具备的特征,这也是把握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导向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发展的硬性发展标准,而是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遵循美术课程的特殊性,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为学生创设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新颖感,增强趣味性。在教育教学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同时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满足感;并且注意扩大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在可选择的条件下,尽量照顾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从而对学习动机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现代教育的标志之一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家杜威说:“教育既是生活”。中学美术教学则更应贴近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思维领域,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而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以新课程理念去激活美术教学,是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认真探究和研究的。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其主要实施方法开放、沟通、合作。

  一、开放:

  1、开放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地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体会色彩的冷暖色性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如写生课不妨带学生到热闹的街心花园、农贸市场去观察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特征;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一下风筝,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挂饰来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欣赏课,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个画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课堂上所学的美术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2、开放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教学中,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为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也可模糊些,在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3、开放教学评价标准: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在明确学生自我表现时,及时给予启发、帮助、鼓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的“一个标准”去套改学生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作品的评价不做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在评价方式中,要求评价有目的性、全面性,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学生的成功体验、积极参与、自我反思、素养提高、个性发展、态度进步、合作精神等等做完善肯定的评价,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点评作品时,教师的点评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能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

  二、沟通:

  1、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改的趋势。

  美术课也要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界限,统整学课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如音乐、语文、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课堂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这一点那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

  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一课学习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阅读一些描写春天的散文,并运用作文的方法描写一下自己眼里春天是怎样的?课堂上再结合欣赏有关表现春天的诗歌、音乐及美术作品,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份美好的情感来表现春天。此外,还要尽量提供课外锻炼的机会。

  三、合作: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同桌合作”、“前后两人合作”以及“男女合作”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以便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的课程改革思想,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美术新课程标准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的、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角度上,促进了美术教育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并有效的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同时,每节美术课,如果没有教育实践的参与,教学研究就像干涸的一潭秋水,沉闷而无活力。把美术教育艺术和生命艺术合二为一,将是我们21世纪每位美术教师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