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
【作者】 胡开明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上坪寨中学
【摘要】【关键词】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必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当然也不例外。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吸引人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善于动脑,经常变换不同的方式,以新颖有趣的导课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种引入方法,算是抛砖引玉,与同行探讨交流。
一、温故知新引入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往前延伸,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习得新知识。这种引入新课法一般适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的内容和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引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当然,此法中旧知识的引入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的诱发;旧知识是基础,新知识是拓展与新的构建。它不是教师生硬地灌输,而是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水到渠成。
二、类比引入法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新课,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运用类比引入法,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领会更加全面。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为例进行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学生听到这里,就会有了探索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不宜范围过大,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将“已知”和“未知”自然地连接起来,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发现新知识。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实践引入法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引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与新课知识相关的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实践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操作而引入新知识的过程,能提高学生观察力、思考力,使知识引入自然,使抽象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让学生将任意画好的三角形剪成三个部分。然后将剪下来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该引入法在课堂使用时,教师应注意操作实践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学生操作实践出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学法指导和点拨,促成学生探究的成功。
四、趣味引入法新课开始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小谜语或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讲“角”时,引入趣味知识: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提出“垂直”概念时,出“大漠孤烟直”的谜语;讲“开方”前,出“医生提笔”的谜语;讲“直线与圆相切”时出“长河落日圆”的谜语,等等。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愉悦氛围中不知不觉进入了学习状态,唤起了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设疑式引入法根据中学生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在上课伊始,教师不妨针对某些将要学习的内容,故意给学生制造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前,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亲戚家的新居,其中书房的墙上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板装饰画很漂亮,我说自己也想依照亲戚家的玻璃板大小,去商店切割一块拿回家做成装饰画,那我能否不把人家的玻璃带回家就切割出同样大小的一块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为我提出了几种建议。讨论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的方法有的不可行,有的虽然可行但比较麻烦,而且会出现误差,有没有更简单实用的办法呢?别急,学了今天的内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后,看看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带着这个疑团来学习新课,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这个结论也将使他们经久不忘。因此,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置疑点,是教学艺术的表现,良好的设疑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
五、教具演示引入法演示教具引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圆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六、强调式引入法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上圆这一章时,教师这样引入: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中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将来大家深造学习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章——圆。该方法用时短,见效快。教师引入时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而应该有根有据,实事求是。而且要选准内容,不宜经常用,否则就失灵了。
总之,如何引入新课是一门艺术,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精彩的数学课堂引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理想的数学引入像重槌一样,浑厚有力,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鼓舞着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趣味的数学引入,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有效的数学课堂引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广大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引入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从“苦学”步入“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