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应对厌学孩子的秘诀

【作者】 王 芳

【机构】 宁夏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共同苦恼的问题就是有不少孩子有厌学情绪,甚至有的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孩子的天性。若孩子因求知而被剥夺快乐,在苦的状态下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一、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期望过高,会使孩子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把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2)父母陪读,使孩子缺乏学习自觉性。这会使孩子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将来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长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这样,孩子就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

  (4)孩子不会学习。这类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其他因素,如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厌学。学校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死板等也会导致学生厌学。

  二、面对孩子的厌学,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可以有如下方法:①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综合运用听、说、读、写避免学习时间长使孩子心理上产生厌烦情绪;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好,对孩子的学习原则上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认责任感和独立性;③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④帮助孩子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培养他与朋友进行交往的能力,改进心理上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⑤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将理论用于实践帮助孩子摆脱厌学情绪。

  1、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如果在学习中,孩子能得到不断的鼓励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正强化,他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厌学也就无从谈起。

  2、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孩子调整的同时,父母要积极配合,找到自身的问题,与孩子一同成长。

  纵观当前教育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环节,人一生中在家庭做生活的时间最长,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际规则、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家庭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对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问题的反映。父母的说教,对成绩的无限强调,对学习动机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因此,改变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应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的加以调整。

  3、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本质,关注学习过程本身,而不是为学习成绩所累。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学习应该学什么,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现行教育体制对成绩的强调几乎是他们对学习的唯一印象。这样,成绩不好的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需要老师讲求方式方法,因类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