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素质教育之男女有别

【作者】 谢道义 陈岩红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素质教育应走向何方?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否要向更深层次想想?素质教育应放在包括学校在内的更大视野下进行,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开创者、发出者,学校应进行男女有别之教育。《易经》告诉我们中国人应有浓厚的家庭观念。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女之别于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男性之教育同样要有自己的内容。我国应建立健全男女有别的素质教育制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家庭;男女教育
【正文】

  素质教育近年来喊得很响,在国内也已是闹的沸沸扬扬,素质教育一词被赋予了高尚的光环,以致刺伤了人们的眼睛而难以看到当今素质教育下其今后的内涵与意义,何为素质教育?如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素质教育又走向何方?现在的素质教育令人感到迷茫,很让人沮丧!改高考模式,改教材模式,改课程模式,改课堂模式,但改来改去虽不断调整并有一定成效,却总是找不到独特而有效的模式,似飘忽中的落叶,忽东忽西,没有着落,迷失了自我,横冲直撞,不知所往。但有一点我们是坚信的,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的基础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坚守而不变的,那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否要向更深层次想想呢?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社会人口众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绝大多数学生状况是: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今后的生存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安稳的生活,然后才是更高方面的追求,在学校往往只是知识文化方面的恶补,而更多地忽略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面对我国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路坎坷,很不乐观,所以素质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所独有的,素质教育应放在包括学校在内的更大视野下进行,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应成为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开创者、发出者,学校应进行男女有别之教育。

  追本溯源,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教授指出: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来源于《易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男耕女织的说法,虽为封建社会独有而在当今有新的内容,即男主内女主外,男耕女织的传统也有它精华的肯定的一面:虽然男女平等,但男女有分工,男女有不同。我国周围国家受我国影响很深,而且至今保留着我国传统的一面而成为了当今的一大特色,比如韩国和日本,何为呢?传统之教育依然有我们值得去研究和奉行的一面。《老梁故事汇:大长今之大长进》的一期节目让我深有感触,韩国家庭妇女大部分都受过高等教育,她们成家立业后却成为了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主要承担家庭事务,成为了全职太太。[1]忙完家务后仍然可以从事一些在学校学到的专业工作,因此很多人都成为了很有地位的电视剧编剧,而对家庭教育方面、厨艺方面独具特色而风靡全球。男人在外为生活奔波自然没有后顾之忧了,专心工作,自然韩国的家庭是温馨的,少了很多家庭烦恼事。而我们国家由于各种原因致使青少年犯罪和留守儿童问题严重。记得我看了一期江苏卫视播出的大型相亲节目《非诚匆扰》,主持人孟非当问到男嘉宾想找个什么的对象时,这位男嘉宾却毫不犹豫地说出找一个韩女士当老婆的想法:韩国女子对家庭事务擅长,对孩子教育更多一份关心,他的同事就是找的一位韩女子,现在过得很幸福,当主持人问及在场的一位韩国女嘉宾时,她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连门上的锁坏了韩国家庭主妇也可自己修好。在场的中国女子都惊诧不已。中国的传统却在韩国生花结果,而中国对家庭却淡漠了一些,很多中国人却疯狂地喜欢韩剧。中国古代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孟母教子,三换其邻;岳母教子岳飞精忠报国……等

  女之别于男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儿童工作就是缔造未来的工作。”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小时候打好基础。人们对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的评价经常会有这么一句话:“先天发育不良”;一个孩子的智育发展据科学考证:大脑发育的最快期也是智力变化的最快期。而新生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1/3,到9个月时是成人的123岁左右脑重量是成人的2/34岁时大脑额叶的发育已基本完成,7岁时儿童大脑的发育已快追上成人了,是成人的9/10。这说明大脑发育最快期是智力变化的最快期,人脑发育速度和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递减规律。[2]这个规律启示人们,孩子往往是在4岁之前发展最快且在7岁时慢慢成型;一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在6岁之前就会定型下来,古语云: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形成的而这恰恰是在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下的结果。关键期抓不住再想补偿纠正过来就很难甚至于事无补。也有很多家长因为在小孩小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照料与爱护而事后又无限制地弥补与爱的释放而更害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的关键期从出生到六岁却大多是在母亲的陪伴下进行的而爱更是幼儿时不可或缺的,这也正是母亲的天性所在,母亲更有责任做这些事情。所以女人在当今社会在同男生一块学语、数、外等科目的同时更应该学一些其它的:如家庭护理学、儿童养育学、家庭料理、缝纫、厨艺等等,对未来家庭有助于料理的科目,这样更有助于建设和谐幸福美满家庭,这不正应了“家和万事兴”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第一步,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了称职的母亲帮孩子度过成长关键期,我想学校教育自然会顺当多,社会教育会减少很多一些烦恼事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国家是由每一个家庭组成,每个健康的家庭自然会构成一个美好的国家,国家的未来将会是光明和美好的,“中国梦”不再遥远。中国易学大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在讲座中也讲:“一个太太找错了你们家会倒霉九代,不是一代而已,九代收拾不了。”[3]一个不好的父亲不好于一代人,而一个不好的母亲却会影响几代人。一个家庭中母亲的位置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位置是关键。女性与男性之教育应该有不同的内容。

  女性并不是不可以工作,而是在成长学习中必须在家庭料理、家庭教育方面设定的科目获得合格,这是未来发展的载体,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进步的起点。

  男性之教育同样要有自己的内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性要有对家庭全面负责,要有承担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在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男女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或特长,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男性在学习语、数、外等科目的同时要学习一技之长。男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不但要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要有健全的心理。男子的素质教育要提高其身体素质,要提高其成功的品质:坚持力、自控力和毅力。2010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刘大成说得好: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坚持才是硬道理。物理学家牛顿说:“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众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具备着常人所不具备的成功品质。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智商高或不是他的智商高,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成功品质:毅力或是耐力或是坚持力等非智商因素。

  建立健全男女有别的素质教育制度。我国应该将男女有别的教育科目设立完善起来,同时建立健全与语数外等高考科目同等地位的评价机制上来,而不应该让男女学生只是在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这9门科目同一标准上参与评价考试直到高考到大学,因为男女有别的教育更利于使全民从根本上提高素质,更有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造福子孙后代。据了解我校在早期创建中就有过男女有别的教育,有着当今更丰富更实用的科目,查阅史料可以发现,我校前身滕县华北弘道院:1934年《山东滕县华北弘道院简章》中的课程设置:开设有国文、代数、几何、中文、英文、西史、天文、化学、物理、伦理、诗经、论语、动物、植物、地理、生理卫生、教育学、西哲史、中哲史等,女生第三年开设必修课程家政教育,选修课程有风琴、声乐、烹饪、家庭管理、医药常识、保姆、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课程。[4]只是随着社会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学校或人们不得不放弃那些不涉及高考的科目而更充分地备战高考。时代所迫,无暇顾及呀!等到成家立业了,一些实用内容只能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罢了。难道这不是素质教育的一大遗憾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都忘了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都不能照顾好,谈何优生优育?何以安心工作,何以利于国家发展?何助于人类未来?

  总之,男女教育构成了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构成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起点。男女之有别教育更有助于促进家庭教育的进步,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应找到根而不再迷茫。

  参考文献:

  [1]《老梁故事汇:大长今之大长进》

  [2]育儿网: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3个关键期

  [3]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第十三讲:《易经》与家庭

  [4]滕州一中百年校庆文献:《走过一个世纪》

o-{� if0�� p� y: "Times New Roman"'>扬长避短,不断使自己更加完善。

  五、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我的对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1],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过程,优秀教学活动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被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行动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要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实践、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增强自我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而进行调整与修正,从实践中上升到理论层面,由理论指导实践而不断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发展适合本地区幼儿的园本课程的趋势下,幼儿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其符合时代的适宜教育理念可以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s�! nip� ȉ� ily:"Times New Roman"'>  第三,创造和开发例句。例句是我们在进行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时常用的手段。教师的例句来自以下几个渠道:1)教参;2)教辅:3)字典。这些例句要么陈旧,要么费解,要么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让教学生动而丰富起来,就要让例句生活化。在学习词汇时,可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应用到例子当中去,这样的例句学生无疑是熟悉的。

  最后,拓展阅读,延伸写作。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教师也可以多从报刊、杂志,网络上收集一些新颖的话题让学生学习。在写作题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目前热门话题,提供给学生,如:钓鱼岛的话题,食品安全话题,健康等话题,就可把课本教学资源与热门话题资源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高中学生知识,经验都在不断的成长中,鼓励并让学生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学习和使用英语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失的环节。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知识,也是培养自我探究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走进新课程丛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