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模块教学的作用
【作者】 李保生
【机构】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依托本校近几年开展模块体育教学的相关实际,认为开展模块体育教学,作为新课改过程中的成功尝试,在正确对待高中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于促进高中生个性健康发展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关键词】模块体育教学;新课改;个性健康发展
一、前言
模块体育教学是中学“选择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该教学法明确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身体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个体的生理特征,挑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锻炼方式,在课堂中经过教师的指导,有选择地参加体育活动,由侧重于老师“教体育”转变为侧重于学生“学体育”,逐渐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正在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变。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喜欢,心理上需要的事物,动机的产生才有可能使个性得到发展,模块体育教学为学生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在体育锻炼中他们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生理和心理需求有利于高中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高中生在经历过小学和初中后,身体运动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心理和生理需要都会激发求知欲的学习动机,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会有新的需求和目标。以我校长清一中为例,在开展模块体育教学之前,通过对我校学生近4000余人进行“模块体育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3%的学生赞成“开展模块体育教学”,有98.7%的学生勾选自己愿意选修的三个运动项目(以勾选人数的多少)的排序是:篮球、足球、武术、形体、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田径(跑)、田径(投)、体操、田径(跳)。说明了我们过去在教材内容和时数比例上,只注重教材搭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因此,在学业较为紧张的高中阶段,模块体育教学能给学生带来身心上的满足和追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形成。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动机的产生也不一样,有些动机是心理活动自然形成的,有的动机所萌发出来的是为了获取利益的一种利已主义思想,从而决定着高中学生正在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个性特征。因此,强身的同时要注重育心,寓思想品质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就是在高中学阶段积极开展模块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由于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会自觉地去约束和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他们凭借兴趣和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导作用的动机,他们会在行为上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听从教师和教练的正确引导,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投入体育锻炼之中,对自己选修的锻炼项目有自信心和责任感。所以,开展模块体育教学,既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又利于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三、在个性健康发展中找到自我价值取向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随着年龄增长,生理上的发育,学生成人化的心理逐渐成熟,过去心目中的教师权威在逐渐消失,在他们之间会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威信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权威压制学生:我教你什么,你就必须学什么的强制式教学方法。这样只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造成学生不愿上、不想上、怕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失去兴趣,疏远体育课。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模块体育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选修的锻炼项目进行教学,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性教学,通过他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宜人的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后,真正地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这样的学校体育才有精神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就会得到张扬。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开展模块体育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高中阶段开展模块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更好体现“教学相长”。中、小学体育教师自己最清楚,不是每一个教师对所有运动项目都很“在行”和非常娴熟,也有“弱势”的项目存在。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却为何非要学生什么都得学,又什么都学一点——“走马灯”式的教学,学生很难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可想而知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学生开展模块体育教学中,更能充分表现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地把特长发挥出来;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娴熟地传授技术和技能;有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探索、提高和对思想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也有利于学生从体育教师(特别是老体育教师)身上看到终身体育锻炼给生命带来心理上、生理上的最大快乐,是积极引导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最好榜样,用体育教师无声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发展。对调动体育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开展模块体育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用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该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适应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我校几年的实验证明,模块体育教学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它不但具有可行性,而且实用价值高、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和推广。当然我校的做法只是初步探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模块体育教学在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