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作者】 刘立平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石桥中学

【摘要】近年来,我区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投资,各校面貌焕然一新,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成了突出问题,教师频繁的调出调进,既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又影响了周边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的原因,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促进周边社会和谐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教师;队伍稳定;社会和谐;思考
【正文】

  一﹑我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现状

  (一)在我区农村中小学,外乡镇教师占大多数,而本乡镇教师只是少数。家在本地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生活﹑交际圈相对稳定,更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对乡情校情知之较多,这些教师,大多都具有浓浓的家乡感情,他们敬业,这对于周边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家在西安或咸阳城里。这些教师工作很有激情﹑较有上进心,他们渴望干出一番成绩,为自己的人生奠定个好的基础。另外,作为外地教师,谁都想苦上几年后能够调进城区学校工作。这部分教师的工作是很有动力和紧迫感的。这些教师走出人数多了就会使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保证不了就会误了学生的学业,进而引发学生家长的担心和不满,这当然是也不利于当地社会和谐的。

  (二)近年来,我区农村学校的生源有所下降,实际教师人数都远远超过相对于学生的教师核编数,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而一线教师却工作量一点没减。有的课任教师担任繁忙的班主任工作同时还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本,这样一来,教师意见很大。没人愿意当班主任。显然有损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当地干群也是有意见的,不利于当地的社会和谐。

  (三)农村学校特别是城边或离城近的学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例如我们学校今年九月份小学毕业生中小考前十名中有九名同学都进城读书。这样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付出了很大代价教学成绩上不去,还要进行校际间质量评比。当地群众意见也较大,认为学校质量搞不上去。对社会的和谐工作肯定有影响。

  (四)每到学年之初,是教育系统教师人事变动的集中阶段。从区上分到各农村学校的教师数很多时候是小于本校外调教师人数的。农村教师外调的途径有多种,如通过城区学校的应试招考﹑正常调动﹑借调﹑资源共享等等。而教育行政部门调动教师时也不考虑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造成学科教师不均匀。乡下的环境从工作和生活上来说都没有城区方便,只要有机会,为数不少的农村教师定然都会争取和把握。有的教师甚至很早就忙着找单位领导批申请﹑托人到上层疏通关系。一句话,只要是净增教师数少于学校减少的教师数,那么,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会觉得心里不平衡,压力非常大。

  (五)农村教职工找对象难,这个说法不是没有理由。部分男青年教师从开始就在乡下工作。由于每天面对的只是那几个学生,接触面比较狭窄,时间长了,思想观念也会老化,说话做事都会有些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加之信息闭塞﹑生活环境又单调,交际圈较为有限,要结识个女友的机会真是难遇。从另外角度说,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还会嫌弃自己的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单位偏远。致使部分男女教师的结婚年龄总是后延,真是苦了自己又误了青春。所以,他们做梦都想着到较好的环境里去工作,也免除这样的苦。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

  (六)乡下教师出门办事难,这可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目前,很多行业﹑部门都是实行周末双休,然而远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们除了周末稍有点空闲外,平时是没有时间到集市或城里去逛的。如果说在周五下午放学以后出去办,那么,事情还没办好,就到人家下班休息的时间了。假如是在周一至周五的正常工作时间内请假去办,教师从考勤纪律方面讲,出几块钱﹑少要点考核分也都自愿,关键是自己所教的一班学生放不下,可要是不按规定的时间去办,又会误了自家的大事,真为难啊!故而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是我的工作地点就在城里,那么又何至于此呢?这些都不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和谐。

  二﹑保障农村教职工队伍的稳定、促成周边社会和谐的策略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安抚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的教职工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但这还远远不够。为找到稳定农村职工队伍,以促成周边社会的和谐的有效方法,我们建议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完善工作:

  (一)各相关部门加强调研,针对部分学校某些岗位教师紧缺的实际,科学决策,及时向社会招聘教师,合理调配教师,以解教育之急,不误育人大业。

  (二)结合城区学校教师人数已饱和或超编而农村学校严重缺编的实际,加大城区学校教师轮流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并有效控制农村学校教师调到城区学校的人数。以减轻农村学校教师数紧而人均工作量过重的压力。

  (三)在推荐晋升教师职称的人数比例及条件上对农村学校给予一定的放松和倾斜,使工作多年的教师们多点希望。

  (四)继续执行和完善各级对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的经费补贴等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这对于肯定和鼓励教师在基层敬业奉献也是有益处的。

  (五)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校本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素质。同时,及时把一些好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提供给农村学校,使他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六)各级各部门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要多做调研﹑多做指导,制定的制度﹑方案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管理。并积极提高、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样才会出实效,也才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总之,农村教师永远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只要扎扎实实地抓好了这支队伍的建设﹑稳住了农村学校教师的心,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周边社会走向和谐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