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情感式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罗 瑛
【机构】 贵州省惠水县高镇中学
【摘要】情感式教育是本着促进学生智商和情商和谐发展的原理,以情感性引导为主要手段,通过设置典型环境、典型语境、典型心理感受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本文主要就情感式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方式和基本成效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式;教育教学;初探
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情感式教育是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和引导学生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并在具体过程中培养学生广阔视野和人本情怀,进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科学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创新学习的方法路径,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并重点开拓具有批评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精神。
一、突破情感式教育的认识误区
当今学生,哪怕是初中生,平等、民主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与老师平等、友善的朋友关系,而不单纯是“师道尊严”的仰望姿态,如果只靠“传道授业”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必然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实践证明,只有与学生建立基本的感情纽带,注重以朋友加探讨者的身份进行引导,注重体会学生情感反映和情感共鸣,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一,情感式教育的主动权、主导权全在教师,而不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意鼓励性语言的选择,个人的鼓励、集体的褒奖、形体的暗示、音乐的巧合都能使学生童心荡漾、信心倍增,用心感受语文的乐趣。但鼓励不是催促,更不是怂恿,教学中要注意鼓励的时机和力度,应时鼓励,适当添加。学生是一张纸,是教学影象的合成。学生原有的感知,教师要应知应会。新旧知识的衔接,来往教师的颜容,熟陌氛围的对比以及教学内容的搭建,都会对学生感知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教学,教学不能大跨度,高难度,急于求成,低年级的教学内容应从下往上,依次推进,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应从上往下,回顾以往,举一反三。
第二,情感式教育方法不是一味无原则迁就、讨好学生,针对缺点和错误,要艺术地批评,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于这些有缺点的“小大人们”,作为老师,不要灰心,放下师者的架子,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去爱他们,做他们的朋友。当你走进他们的心里的时候,他们接受了你,你会发现你的老师的尊严不但没有丢,而且还高大,丰满起来。为了这些有缺点的小大人们,即使有时委屈你去当“孙子”,当“奴隶”,你也是伟大的,因为教育他们,关注他们,爱他们,是你一生的责任,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心血,而你的幸福就象毛泽东诗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第三,情感式教育的重点是教师要带着感情去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形成文化底蕴。这就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通过广泛的阅读、思考和总结形成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同时,语文教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符号的堆积,还是充满着思想、热情和灵魂的精神世界,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地理、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只有广泛阅读、思考和总结,才能将阅读视野扩展到书本之外,才能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提高。只有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探讨和思维发散训练,特别是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引导,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使学生具有对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
二、实践情感式教育的方法初探
第一,直接感知,激发兴趣。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想在学生的心灵占有一席净土,就要把星星比作眼睛,让月亮变成飞船;感去引发,知去描绘,兴趣当作攀爬的阶梯,无形中就会把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我感动天,感动地,怎么就感动不了你。我们的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饱受这样的煎熬,这样的无奈。感觉是学生原有的,对外界事物浅显的认识,是一种表象。兴趣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发自内心的喜好程度,兴趣越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是高涨。人的心理是由认知和感觉两大系统构成的,在人类进行各种活动中,两大心理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也不是仅由认知系统实现的,而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感觉系统的参与,只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独特的快乐和喜悦,体验到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的积极情感,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第二,自主学习,调动情感。首先,要保持和善的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交流的良好基础,也许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会使学生倍感亲切,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保持亲切和善的目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目光的交流可以传达出教师的各种感情,例如:赞赏的,期待的,鼓励的,安慰的……等,这种情感信号的释放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自身情感的传达和信念的支撑。再次,使用温馨恰当的语言,语言的交流能够直接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各自的心态。教师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用鼓舞、激励的语言引发学生内心的学习热情;可以用严肃、坚定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等等。实践证明: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是激励学生思维的关键。
总之情感式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在生动客观的情感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碰撞而共鸣,进而形成难忘的情感经历、深刻的审美体验,从而得到美的熏陶、理的启迪。